内容正文

柳冠中:设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

 2010-12-01 10:37:46  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次浏览

  “中国工业设计已经走过了30年,但人们对其认识还有一些误区,很多人都把设计师当做美工,把设计当成是为时尚服务、豪华、享乐、过大节的东西,工业设计不是涂脂抹粉,不是生活的调剂和茶余饭后的消遣,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工业设计不是一个技巧、不是一个专业,它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机制。”

  ——柳冠中

 

 

  莫把设计垃圾当设计主体

  很多设计其实都是设计垃圾,很多人以为把一个杯子换个花样就是所谓的创新设计了,或者在文具里做个小礼品,在电脑周边做个电风扇,或者在奥运会的宣传物上加一个祥云图案,那些根本不是创新。那些也不是设计经济的主体,而设计师都把注意力放在那上面。设计从来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人家有手机了我们就拼命做山寨手机,这其实是在制造垃圾。工业设计的本质恰恰不是这个,人们对工业设计的过程和目的还没弄清楚,这样下去的话永远只能步人后尘。

  “深圳、上海、北京三个城市都在申请设计之都,但设计之都只是结果。设计绝不仅仅是时尚、奢华、美化、欣赏高雅文化的载体,设计也不应该仅仅是商业牟利的工具。”柳冠中表示,我们现在是有“造”没“制”,引进国外的生产流水线,自己却没有知识产权,实质上还停留在加工阶段,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就是调整产业结构。

  政府应成立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平台

  还有一个误区,十几年前CI设计(企业形象策划)主导设计市场,设计师设计一个标志原来是5万元,现在可能达到几百万,可是这样的结果是只做“牌”,不做“品”,设计全变成表面文章,只是为了挣点钱。

  设计要追求的目的是树立国家设计战略、健全设计机制,而不仅仅是眼前的挣钱。现在,设计公司都追求“短、平、快”的设计理念,为了快速把钱拿到手,几个月赶出活,不可能出好的设计。企业管理也只是加工的管理,而没有设计创新的管理,设计创新机制在企业融不进去,为什么呢?因为有风险。企业更愿意买回外国产品或加工设备,第二天就可仿制、生产,第三天就赚钱,因为没有风险。

  我们经常把工作对象当做设计主体,忽略了对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社会产业链的搭建。政府应该成立一个集成创新研究中心/平台,让它成为创新设计的试点。设计是集成,要研究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研究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这是一个企业、一个院校没有能力做的,政府不应只给企业发奖金,那只是扶贫,应该鼓励企业造血。比如,过去人们出差要带钱包、钥匙,现在还必须带着手机,如果有《设计创新研究中心》就能把个人终端信息整合起来,既能给老百姓带来方便,也能节约资源,并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如果有集成设计研究中心,就能拿出方案来。设计创新活动的核心是设计创新机制,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使企业具备优化现有市场与定义新市场的第二核心竞争力。

  同时,建议政府建立中国设计数据库,这是基础性的东西,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很重要,现在企业关心的都是购买具体的设计方案,至于你怎么设计的、怎么研究的它根本不关心,企业缺乏基础研究体系和持续的设计创新能力。这项制造业企业设计创新机制的嵌入正是当今企业升级的当务之急。

  政府应给设计产业创造好的机制

  如果把工业设计比喻成大树,那么政府能提供的是阳光、土壤和空气。政府必须要推动设计,要抓根本的东西,就像一个家庭的家长一样,必须考虑维持家庭10年后还有收入,以及儿女长大后的事业。政府必须解决设计的未来问题,否则培养出来的都是造型师。

  政府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机制改造上,政府不能代替设计师的作用,但能创造一个好的机制,政府就像爹妈,不让孩子打游戏,而要学钢琴、学奥数等。政府可以依靠协会或设计中心,让协会围绕政府做事,扶持设计产业,以解决人们的交通、居住等民生大事,把各种资源、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可持续的创新产业链。创新设计、创新活动要引导到集成式服务系统设计,更侧重政府推动型设计战略。因为这靠一个企业、一个设计公司是无法完成的,我们的奥运会、世博会就是这种类型的活动,必须靠政府的推动,而中国恰恰具备这样的一个优势。

  中国这么多人口,这么大的需求,我们需要的服务体系并不是舶来的麦当劳,也不仅是欧美传过来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看到的汽车或者地铁,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路,我们曾在15年前提出关于北京交通的相关改革方案,就是解决大城市人口流动和我们出行上下班的问题,这是靠一个交通体系而不是靠一种工具。

  日本、韩国政府都对工业设计特别重视,韩国就是靠设计发展起来的,政府可以会同各方面的专家提出课题和技术方案,然后采取社会招标的方式让设计公司和企业合作来接标。政府还应在项目落实的过程中给予经济支持,让设计产品变成商品。中国工业设计的方向是什么?政府设计机构要推进工业设计,它应该把设计作为健全产业流程链的纵向和横向协调中介、综合性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即生产关系的调整。

 

  |柳|冠|中|语|录|

  把工业设计比做孩子的话,政府就像爹妈,不让孩子打游戏,而鼓励他学钢琴、学奥数。

  中国是有“造”没“制”,引进国外的流水线,自己却没有知识产权,实质上还停留在加工阶段。

  设计创新进不了企业,为什么呢?因为有风险。企业更愿意买回外国产品,第二天就生产,第三天就赚钱,因为没风险。

  设计从来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生产关系,设计与政治、经济都要挂钩。

  设计是集成,要研究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给企业投放资金,那只是扶贫,应该鼓励企业造血。

  设计机制是大树,优秀设计是良种,政府和社会产业链是和煦的阳光、改良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和洁净的空气。

电话:(020)83396560、(020)83197681 传真: (020)83197681 E-Mail: gdida@163.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9-201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5144号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152创意工场202室  邮编: 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