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达人 | 人才

专访

廖志文:懂得取舍,方能成功

http://www.gd-id.com  2011-10-27  4996 次浏览

  从廖志文2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我们能体会和理解到什么?

  ——体会到“承诺”、“选择”和“行动”之间的关系,理解到“专注”在一个工业设计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体会到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要求和设计师的追求之间的关系,理解到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过程中,工业设计师“专业”的重要性;

  ——体会到企业往价值链的高端攀升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理解到一个工业设计师在成长过程中,角色动态转换的重要性。

  回头望,悠悠远去,廖志文在工业设计领域20多年一路走来,留下他依稀模糊的脚印,但有三个脚印清晰可见,那就是“专注”、“专业”和“价值”,他昭示着一代设计师的成长历程。

  往前看,作为一个设计公司的老板,廖志文的公司就设在广东工业设计城,紧挨着蜚声国际的德国红点(Red Dot)工业设计奖的中国办事处。“红点”对从本土制造企业成长起来的设计师廖志文带来思考:“红点”代表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审美价值观。那么,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东移,如何唤起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建立全新的亚洲价值观,帮助企业培育出世界著名品牌,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这种想法逐渐成为廖志文的一种使命感。

  专注

  1991年,廖志文毅然扔掉收入稳定而且休闲时间充裕的中学教师这一“铁饭碗”,来到深圳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经过十几天地毯式的艰苦求职,廖志文终于找到一份在外资电器厂做美工的工作。事实上,廖志文还有其他的选择,但因为电器厂的老板亲自面试,这多少让廖志文有些受重视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廖志文觉得那个老板“懂行”:当老板叫廖志文现场画出一个人物肖像的时候,廖志文就被应允过来上班了。就这样,廖志文成为深圳唐锋电器厂的美工,开始了他作为工业设计师的第一个十年的制造业历练生涯。

  入职之初的廖志文主要是做一些关于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视觉传达,譬如规范公司的视觉标识、厂区和各部门的导示、对内对外宣传的品牌形象等。值得一提的是,入职唐锋的前半年因为廖志文的待遇低,有朋友要介绍他到其他厂去做人事部主管,但廖志文不为所动。

  随之,廖志文被调到开发部去画产品效果图。刚到产品开发部,廖对电器产品还没什么概念,只是按照经理的意图和要求把想要开发的产品画出来。但专注的努力很快就让廖志文不断地充实自身的知识和技能,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业设计师;并于1995年底,以研发部唯一的工业设计师身份升任部门经理。

  在唐锋十年,廖志文有过数次被高薪挖角,但最终都没有成行,这除了唐锋的老板快速做出回应之外,还有廖志文不舍得这个能给予他专注于工业设计的学习和成长的平台有关。作为台湾最早成立的小家电生产企业之一,唐锋电器厂在从事厨房家用电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方面,有着当时不是一般公司可以比拟的实力。

  但2001年,东菱凯琴集团年轻的董事长郭建刚最终促成了廖志文的第一次跳槽。只因为郭建刚的一句话,“你现在的老板年纪大了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来了,但我却还可以。”郭建刚只比廖志文大一岁,这种正处于上升阶段的青年人挥斥方遒的意气激起了廖志文要在新天地做出一番业绩的豪情。此外,东菱能给予廖志文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东菱,廖志文由一名肩负着特殊使命的工业设计师,到建立工业设计部,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再到成立创新设计中心,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设计管理者。当工业设计在推动东菱跨越式发展、受到业界越来越多关注的时候,即使不断有猎头公司向廖志文伸出橄榄枝,而他也再没有动过跳槽的念头,在东菱“专注”又是整整十年。

  动了出来开设计公司的念头,是因为廖志文发现中小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需求很大,但一般设计公司能提供的服务却很有限。而当时,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扶持工业设计的发展。这让廖志文感觉到,是时候凭自己的专业能力独立门户了。离职东菱初期,廖志文也曾受到像苏泊尔、灿坤等知名电器企业的盛情邀请;但面对从没遇到的高薪,廖志文没有动摇。

  2009年初,廖志文成立了自己的六维空间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并下定决心以下半生工业设计实践为“专注”背书。

  就这样,廖志文专注于工业设计整整二十年,期间即使由唐锋到东菱、再由东菱到自己开设计公司,都始终离不开工业设计这一令他痴迷和全身心投入的行业,只不过每一次角色的变换给廖志文带来的是更高的追求层次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业

  在唐锋电器厂,廖志文最初的角色是一名隶属行政部的美工,直至有一天,老板对廖志文说,“小廖,你的手绘比较好,到开发部去帮忙画产品效果图吧”。廖志文画出的产品效果图出乎意料的好,比例透视准确、材质效果好、配色协调;事实上,素描淡彩一直是廖志文的拿手好戏。就这样,廖志文凭他的绘画的专业能力走上了更为专业的工业设计道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廖志文在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师的指导下,逐渐领会工业设计的要义;与工程技术人员打成一片,也加速了廖志文对产品的结构和原理的熟悉程度;还有,唐锋电器厂配套完善的五金车间、模具车间、注塑车间一应俱全,几乎任何电器生产的工艺都能找到解决方案,这让廖志文能快速学习各种工艺知识提供了条件,最重要的是对实现自己的很多产品概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然,其中不可或缺就是廖志文的主观能动性,譬如主动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样机装配和功能测试,遇到不懂的就问。这样两三年下来,廖志文几乎对厂里所生产的每一类产品都有着深刻的了解,这对于他后来能在产品设计的造型优化、设计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至廖志文离开时,唐锋的工业设计部门不但拥有5名工业设计师,还有平面设计2人,模型制作4人,这对当时大部分制造企业还不知工业设计为何物来说,已是颇具规模了。这都是廖志文一手建立起来的。

  2001年3月,廖志文正式到东菱上班。入职的头三个月,廖志文凭自己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快速设计出一系列的产品方案。当东菱的业务代表拿着这些设计方案去跟客户洽谈时,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让东菱的董事长郭建刚对发展工业设计更加信心。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东菱之前有设计外包的业务,但受委托的设计公司出的产品设计方案却存在工艺、成本、装配、安规等方面的问题,常常是为造型而造型,对比起廖志文针对消费者的使用需求而做的设计,懂行的客户能立刻分辨出好坏。

  工业设计越来越得到董事长郭建刚的倚重,只要有到国内外考察市场、会见重要客户的机会,郭都会带上廖志文。与唐锋电器厂时期相比,东菱给予了廖志文更多高端商务考察,以及和各式客户接触的机会,这逐渐加强了他之前作为专职工业设计师所缺乏的视野和市场知识。

  如果说,在入职东菱的前期,廖志文更多是扮演着在设计上亲力亲为、同时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并依据经营战略实施工业设计的推动者角色;那么,在东菱任职的后半期,廖志文已逐渐转变为一个真正的设计管理者: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中心,综合运用公司内外的发明成果,统筹考虑科学技术、社会文化、资源环境、市场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协调优化产品的研发制造、物流营销、消费回收等各环节,对产品进行系统集成创新。

  从2001到2008年,东菱的销售额从1.75亿增长到43.5亿,每年以超过50%的增长速度在高速增长。这与廖志文多年以来辅助东菱建立起自己的设计哲学——设计的延续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不可或缺。所谓延续性是指要在设计上体现出对目标市场与顾客的承诺始终如一,即企业是为欧美家庭的厨房增添色彩、提供高品质的厨房小家电;企业的低成本、高品质的经营定位;稳健、注重客户价值的经营风格。而创新性则是通过工业设计能更好、更快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不断设计出具有独特价值的产品。这种设计哲学使得东菱在ODM(设计制造)的国际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电话:020-38042106 传真:020-38042106 E-Mail: service@gd-id.com Copyright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新手指南 | 会员积分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200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59053号联合支持: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互动营销支持:深圳牧星策划设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