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文

王永才:十年磨一剑,功夫在师外(一)

 2010-10-22 11:58:40  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次浏览

  王永才:深圳市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副总裁,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深圳市设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英国特许设计师协会高级会员,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会员。

 

 

  嘉兰图设计公司自2000年11月创立至今,刚好十年。十年来,嘉兰图从2名创业者发展到目前拥有400余名员工;十年来,他们总共获得五个红点奖、两个IF奖,这些奖项里面,很多是金奖。近两年拿的三个大奖里头就有两个是金奖。“这些都是专业领域对我们设计能力的认可。”

  日前,本网采访了获得第四届广东工业设计活动周“十佳设计机构”之一的嘉兰图设计公司,公司副总裁王永才畅谈公司的发展变化,十年磨一剑的创业路,年过而立、步向不惑的王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做了回顾。他说,谁都无法料想未来,但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并使自己成长,是他们一直坚持的,也必定会贯穿至他们的未来……

 

自我定位:我是一个设计师

  步入嘉兰图设计公司,先是团队和设计作品的组图,接着便是王总介绍的这些奖项的奖杯和作品。“最近两年来的变化,应该是我们设计能力的提升,客户从市场反馈看到成效从而对我们的认可。为客户创造价值,是我们最开心的。”

 

2010年iF产品设计奖-雅器S718

2010年iF产品设计奖-雅器S718

 

2010年iF产品设计金奖-雅器S728

2010年iF产品设计金奖-雅器S728

 

  一件白色唐装,一副明亮的眼镜,儒雅的谈吐,和善的笑容……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在工业设计领域拥有众多“第一”的工业设计公司的设计领航者,王永才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儒雅的学者,那份宁静和快乐,在举手投足间,体现着人与设计的和谐。

  他给深圳两家报纸写设计专栏、随笔,也有批评。他的专栏旁征博引,言语幽默犀利,对设计的见解独特,深得读者喜欢。他自己也乐在其中,“只要可以帮助企业和设计师成长的,我都乐意去做。”

  王永才,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副总裁,设计师。由他主导的设计项目超过200项。“我还是认为自己是一个设计师,虽然我亲手做的项目不多了,但我经常会和大家讨论,给予参考性的意见。所以,我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设计师,心里会有很宁静的感受,而一旦进入经营管理市场,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候会让人觉得烦扰。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既然已经走到这个岗位上了,就是设计、管理、营销都做的。”王总说,从本心上讲,他仍然觉得做设计师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也许十年后你会看到我回去做一线的设计师了,也可能站在某个高校的讲台上去当个老师了,也可能放弃设计去做商业做实业了。未来的变化都没有办法去判断,但不管怎么走,我应该都会在工业设计领域里头‘晃悠’。至于有多少成绩,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

  顺其自然,不刻意强求名利。这是王总人生的态度,“我也希望有钱,但真要我去选择的时候,还是会回归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我做设计所拥有的快乐,就是某天在街上逛的时候,看到自己设计的东西,然后很自豪地对身旁的儿子说:‘看!这个是老爸设计的!’那种快乐是很多东西所代替不了的。”

 

十年回顾:承上启下的一辈

  设计需要创新,所以对于设计师来说,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很重要。王总说,设计师从不服老,因为如果他无法做到这点,他们无法去接受一些新的事物,谈何创新?“你会发现,国内外的设计大师,六七十岁了,心态还是非常年轻。我们有时候和圈内的人碰上了,会现场画草图,沟通时尚。设计师不管从外表、气质还是生活形态,都会比其他业界的人显得年轻。如果落伍了,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王总强调,设计绝不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

  “设计需要视野,需要理念。我们说的,人情练达即文章,不无道理的。你要有很深的触觉,很锐敏的视角,要对人生有所感悟。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对设计的理解越深,你做的东西就越有内涵。”年轻的设计师和资深设计师可能是在时尚的外观和便利的操作上有所差别,但资深的设计师更注重设计思维的系统性。

  而对于设计的理解,王总也有自己的看法。“十年前,国内制造企业,听说过‘工业设计’的不多,而且多数人会把它等同于工艺美术或者外观设计。但现在做产品的公司都知道。虽然很多人还不是很准确地了解工业设计的具体内涵,但他们知道,做产品就要找个设计师做产品设计。制造业界对工业设计的认知提高了,理解的深度也提升了不少。这是最大的变化了。”

  嘉兰图现在所做的客户服务远远超出了设计产品本身的范畴,他们思考的核心,是客户的品牌和产品的竞争力。基于这个核心,“工业设计”公司所服务的范畴就涵盖了设计品牌的策划、用户研究和产品策略,还有包括产品功能方面的产品定义,甚至帮客户最后变成批量生产的东西,甚至更广。外观则是最后的表现形式而已。

  而行业的发展,带给了设计师优越的成长环境。“我刚毕业的时候,同事不叫我设计师,叫我‘美工’。但现在不是,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无论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深度参与项目的机会,或者收入,都比十年前要好得多。”

  王总说自己正好是中国工业设计承上启下的一代。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设计大师,中坚力量,就是现在在一线做设计实务的设计师们。”

 

 

职业武装:设计师的“师外”功夫

  王总把自己放得很低,但对于设计,却看得很远。“现在全球设计师正掀起一股新的思潮,讨论设计师的责任。美国拥有最多专业设计会员的AIGA,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四个词来表明设计师应该发挥的价值。”

  王总给我们讲了一个“那就够了”的故事。日本一位设计大师为某知名品牌设计一款手机,在产品发布展览的时候,有客户问他,为什么不在这款手机上加上这样或者那样的功能,设计师用了这四个字回答:“那就够了”。意思是,绝大多数人用这么多的功能就可以了,如果再增加上了那位客户所说的少数人使用的功能,就意味着增加了成本,占用了更多的资源。但这个功能并没有为大多数用户带来价值。所以,“我们并不是说要把功能做到最全,而是要做到最实在。”

  “我建议设计师都去学一学设计以外的东西。”谈到设计师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王总认为先要做一个合格的设计师。“我有时候感慨,我们现在的设计水平,还不如五千年的先辈。”王总说,他们公司内部经常开展各种讨论,“功夫在师外”,是他们得出的一个好的设计师的成长“秘诀”。

  艺术类知识的积累、技术方面的经验,“技艺技艺,技和艺都要精湛。”王总还提到,设计师必须对科技前沿有所了解,才能掌握未来的发展变化。“比如最近很兴的“云计算”啊、“物联网”啊,内里涉及了未来生活对技艺的需求。设计师要预告未来,就必须要有这方面的功底。”

 

 

(文/陈纯  图/belinda)

 

(本文属广东工业设计网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

 

相关链接:

王永才:十年磨一剑,功夫在师外(二)

电话:(020)83396560、(020)83197681 传真: (020)83197681 E-Mail: gdida@163.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9-201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5144号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152创意工场202室  邮编: 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