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文

盘点2010:最给力的10人10语

 2011-01-26 14:41:37  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次浏览

  回首2010,广东工业设计收获颇丰。第五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顺利落下帷幕,第五届广东工业设计活动周也圆满收官。我国首次工业设计职业资格考试在广州举行,首批31名高级工业设计师新鲜出炉;作为国内首家与国际全方位接轨的专业化高端综合性设计培训基地——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也正式开学了。广东的职业教育培训及人才认可又向前迈进一步……这一系列事件,吸引了无数目光;而在事件当中,不少业界人士或鼓舞或震撼或感染人的言语及观点,更是掀起广泛讨论。广东工业设计网特别推出最给力的10人10语,用有影响力的话语解读给力的2010年广东工业设计。

 

广东工业设计网跨年专题 >>>

 

温家宝:我们现在已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创意”,今后还要到“中国品牌”。

 

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深圳)设计之都创意设计产业园调研

 

  8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深圳)设计之都创意设计产业园调研。在香港创意作品展区,温家宝还与几位香港设计师交谈。温家宝关切地问:“香港有多少创意企业来这里发展?”设计师答:“已有30多家与这里开展合作。温家宝感慨地说:“你们到深圳发展,可以说见证了内地的发展变化。深圳30年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第一步连‘中国制造’都算不上,叫‘中国加工’。但现在已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创意’,今后还要到‘中国品牌’。”

  深圳目前集聚了超过6000家设计公司。2008年12月深圳被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成为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中第6个、中国第一个以设计为主题的创意城市。工业设计广泛应用于已有的新发明、新技术、新工具上,它的魅力体现在不消耗更多的资源、不污染自然环境,就能够为城市创造新的社会经济价值,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未来,“设计之都”将助推珠三角制造业转型,逐步改变中国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国际分工格局,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

相关链接:温家宝深圳考察 勉励创意设计打造中国品牌

 

肖志恒:80后的年轻、新锐设计师是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群体。

 

肖志恒副省长与培训学院首批学员亲切交流

 

  2010年第五届广东工业设计活动周上,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巡看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的展区,他向正在现场绘制设计图纸的学生们询问了学习情况,并且叮嘱老师们要把人才培育的工作做好。他指出:“作为全国第一所与香港合作办学的工业设计培训院校,政府寄予了很大期望。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从工业设计发展的需求出发,激发学员的创意,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80后的年轻、新锐设计师现已成为推动我省工业设计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群体。”

  肖志恒鼓励学员在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这个平台上好好学习,以扎实的功底、天才的创意、新潮的理念设计出有特色的产品,勉励首批学员一定要成为业界的精英,成为广东工业设计的开拓者。

相关链接:肖志恒副省长参观第五届广东工业设计活动周工业设计展

 

蔡勇:工业设计的价值在于对产业产生一种“撬动”的作用。

 

蔡勇副主任以自己的工作体会为全省经信局长讲述“工业设计”

 

  6月22日,“2010年全省经信局长培训班”开学,省经信委蔡勇副主任出席开学典礼,并为来自各地市的20多位局长和一些业界代表讲述整个培训班两周课程的第一课——工业设计。他指出:“工业设计是一种价值的提升,是能反映或者体现产品价值的一种创新方式;而研发更注重于技术的创新,其价值体现则需要工业设计来实现。有技术不是绝对的,只有技术应用了工业设计,其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并且体现的效果还要最终看工业设计的传达。因此,工业设计的价值并不是体现在它本身的产值和收入上,它更大的价值在于对产业产生一种“撬动”的作用。面对未来,工业设计将作为新的力量主导企业的发展。”

  创意产业以制造业为依托。随着广东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广东产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工业设计。按照广东出台《关于促进广东工业设计发展的意见》和《广东省工业设计“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广东将打造1—2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企业;4个国家级工业设计示范园区;5—10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0个省级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培育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领军人物,以及一大批综合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设计人才。

相关链接:2010年全省经信局长培训班第一课——工业设计

 

胡启志:工业设计是产业发展的空气。

 

工业设计创新机制研讨暨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校企合作恳谈会现场

 

  9月4日,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所属的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与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联合召开了“工业设计创新机制研讨暨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校企合作恳谈会”。广东省人力资源保障厅、广东省市各工业设计协会、工业设计行业专家、知名设计院校和工业设计企业、制造企业工业设计部门及学院的专家和负责人约120人参加了本次恳谈会。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胡启志秘书长首先在会上作了讲话,他提出了“工业设计是产业发展的空气”的观点,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当今大环境为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的今后更好发展提供的机遇。

  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广东制造”,客观需要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文化强省”战略实施,才能使今天的“广东制造”脱胎换骨,让广东完成一次软工业的崛起,成为“岭南风”、“中国风”的输出大省,重塑广货新的形象,让广货成为一种时尚。

 相关链接:设计创新机制 人才是关键

 

柳冠中:工业设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机制。

 

柳冠中教授在“省长杯”总评答辩会上发表演讲

 

  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在第五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终评上,做了题为《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结构机制思考》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工业设计已经走过了30年,但人们对其认识还有一些误区,很多人都把设计师当做美工,把设计当成是为时尚服务、豪华、享乐、过大节的东西,工业设计不是涂脂抹粉,不是生活的调剂和茶余饭后的消遣,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工业设计必须融入经济社会结构中各个领域,不是一个技巧、不是一个专业,它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机制。如果把工业设计比做孩子的话,政府就像爹妈,不让孩子打游戏,而鼓励他学钢琴、学奥数。”

  柳教授认为,作为“生产关系”而存在的工业设计,发挥着“催化、引导、调整”人类与自然、人类自身的“社会关系”的作用,理应成为推动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结构转变的“集成与整合创新”。工业设计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思想的修正。知识经济时代更赋予工业设计以创新灵魂。

相关链接: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结构机制新思考

 

石振宇:我的脑袋在北京,身体在广东。

 

石振宇教授接受广东工业设计网专访

 

  A-ONE创新设计学研中心负责人石振宇设计资历雄厚,他推动了顺德工业设计产学研的有效结合,被业界视为和克拉尼媲美的中国“设计怪才”。他是个北京人,但在广东工作了很多年,对两地都很熟悉。在接受广东工业设计网专访时,他说:“通过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4所院校学生的对比,我发现广东的学生比较注重实际,动手能力也相对比较强,但缺乏长远的目标;而北京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但一旦进入研究课题,其思想深度是广东学生所不具备的。从某一方面来说,广东被定为经济圈,北京则被定为文化圈,也就是这个道理。我经常说,我的脑袋在北京,身体在广东,北京有最新的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广东有雄厚的制造业土壤,这些都是发展工业设计不可或缺的。”

  石振宇曾设计过中国第一台家用冰箱的外形和内胆,落户北滘的A-ONE创新设计学研中心做的工作是研究属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家电,通过这种基础性的研究,提供成果孵化产业化平台的创新设计产学研示范基地。

相关链接:石振宇系列专访

 

童慧明:所谓中国元素的问题是一个伪命题。

 

广州美院设计学院院长 童慧明

 

  8月,天河员村红专厂,广州日报“车天下设计沙龙”现场。来自汽车、雕塑、时装、平面设计等不同领域的设计专家共同探讨:中高级商务轿车的设计潮流——“全球化”还是“本土化”?广州美术学院童慧明教授提出:“所谓中国元素的问题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个命题是根本不存在的。中国的设计界一直强调和寻找中国设计,实际上是一种中国处在当下环境下的文化自恋,这种文化自恋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文化自卑,只有成为真正的大国的时候,才不会考虑文化因素的归属问题,而是面向全世界。”

  这一论断引起现场激烈讨论。在童慧明看来,基于地域区别而认为设计上也存在着的区别被夸大了,地域区别上的差异存在,但并没有外界想象和描述得那么大,在全球化的时代,全球设计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浩若繁云,王朝更迭更是触目惊心,在如此庞杂的历史中,哪些元素才能叫做中国元素?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中国元素是个伪命题”这一论断。本土化不是乱加中国元素,中国设计目前还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

相关链接:观点碰撞:本土设计不是乱加中国元素

 

喜多俊之:中国有望在5年内成为工业设计大国。

 

喜多俊之大师在工博会上分享他的设计理念和独特作品

 

  第三届中国(顺德)国际工业设计创意博览会上,现年68岁的工业设计大师喜多俊之先生无疑成为最耀眼的明星。他在本届博览会的个展名为“timeless future 跨界时空,再塑未来”,展览面积为400平方米,专门调集了东京、米兰等地的作品。喜多俊之已经进驻位于顺德北滘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并设立事务所,这是他在华设立的首个工业设计机构。喜多俊之笑言,工业设计不分国界,资源对于设计的发展十分重要,广东是著名的制造业基地,工业设计发展相当迅速,自己选择北滘极具起点意义。

 

  喜多先生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最近三到五年中国工业设计发展非常快,在今后,工业设计的地位会越来越突出。按这样的发展趋势,中国有望在5年内成为工业设计大国。

 

  喜多俊之具有40多年的从业经验,是日本国宝级的设计大师,他活跃于国际设计舞台,极受敬重。他在环境、空间、工业设计领域都有建树。喜多先生一直致力于将濒临失传的传统技术和材料运用于现代设计,和资源的再利用。其作品被纽约近代美术馆以及世界多个博物馆定为永久收藏品,享有极高评价。

相关链接:喜多俊之:幸福生活 快乐设计

 

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ADRC)创始人吉姆·罗迪斯:我们是“工匠”,而不是设计师。

 

广东工业设计网采访ADRC四位嘉宾

 

  第五届广东工业设计活动周期间,举办了多场大型互动研讨活动。12月9日在展馆的休闲体验区举行的“中英创新战略论坛”打响了头炮。活动特别邀请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ADRC)的四位嘉宾,共同探讨创新战略通过依靠商业、市场和技术等多方因素,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在接受广东工业设计网采访时,ADRC现任负责人保罗·张伯伦先生提到中外设计的不同处时说:“在欧洲,大多设计师们都认为自己是“工匠”,而不是设计师,我们更看重通过自己的手艺把设计变成实物的能力。”

  英国是20世纪现代设计的发源地,在传统与变革中前进的英国工业设计,历经了多种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潮的变革后,立于世界设计之巅。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建校于1843年,前身为谢菲尔德设计学院,在工业革命中享有近一个世纪的盛名,是中国教育部中英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第一批通过的英国大学。从建校伊始,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就和工业产业界紧密相连。

相关链接:创新战略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李德志:设计与产业对接是粤港融合最重要的第一步。

 

 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 李德志 ( 资料图)

 

  11月底,“粤港产业创新设计中心”及其孵化体验馆在广东工业设计城正式开幕成立。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李德志担任粤港产业创新设计中心的首席顾问。在他的主导下,中心将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不同需求的策略咨询,并执行相关的调研和创新设计服务。第五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首次面向香港地区征集作品(项目),粤港设计走廊的创建,已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李德志在接受广东工业设计网专访时提到:“设计与产业对接是粤港融合最重要的第一步。”

  粤港两地的经济关系历来密不可分。30年来以“前店后厂”模式为主的粤港合作,催生了广东珠三角重镇的制造业起飞,同时,香港也因之锻造成型了完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珠三角以中国出口制造业重地的身份跻身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香港则发展并巩固了金融、贸易、航运三大国际中心的地位,成为中国内引外联的重要窗口。未来,粤港设计走廊将逐步成型,我们期待更多的契机与合作。

 相关链接:粤港产业创新设计中心成立 李德志任首席顾问

 

(编辑/Eva)

 

(本文属广东工业设计网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

电话:(020)83396560、(020)83197681 传真: (020)83197681 E-Mail: gdida@163.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9-201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5144号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152创意工场202室  邮编: 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