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文

北欧设计:实用中的创新

 2010-09-10 11:07:30  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次浏览

  “北欧社会的宽容环境造就了设计大师,扁平化的社会结构则使得北欧设计与市场紧密相连。这是北欧设计之所以自成一派的原因所在。”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同济大学“中芬中心”常务副院长婁永琪表示。

  突破思维定势

  婁永琪随手拿起一个类似U盘的白色零件,插在自己的手机上,对准桌面上的一个白色小孔,手机就可以通过无线系统进行充电了。“这是芬兰一家叫做PowerKiss的小公司的点子。一开始,设计者关注到消费者有随时随地充电的需求,后来他们找到了手机制造商和桌面生产商,几方代表坐下一起讨论,才有了最终的这个实物。”该项技术目前还没有引入中国市场,世博会芬兰馆中也有一个相同的展品。

 

世博会芬兰馆

 

  近些年来,战略设计(Strategy Design)逐渐代替了物质设计(Object Design)成为北欧设计理念中的新思路。婁永琪介绍:“这是设计工厂希望从北欧学习到的新理念,让设计者们充分参与到全局考虑中。也就是说,设计者对于最终设计出来的对象是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的,从筹划设计作品伊始,设计者们就和制造、营销以及终端消费群体等多方面进行沟通,了解到最终需求,然后才开始着手考虑目标产品的性能、外观和其他物理形态。”

  正如当年诺基亚发明即时通讯工具(SMS)一样,如今北欧的设计者们追求突破思维定势的极致创新。

  婁永琪认为,北欧设计如今在创新之路上提倡天马行空和脚踏实地并存的态度:“北欧国家之所以能够出现设计大师,和这种态度息息相关。一件东西在最终做出来之前,谁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做出来之后,就能立即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设计工厂希望出现划时代的创新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形态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

  经得起几代人使用的北欧实用设计

  除了在设计上坚持创新之外,平易近人的实用主义传统为北欧设计树立了独特的形象。

  提到北欧设计,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博物馆或美术馆,而是无处不在的街头市场。

  “北欧社会结构的扁平化完全影响了北欧设计的定位。” 婁永琪表示,“在北欧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市场里,你都可以淘到顶尖设计师的作品。正是这些市场,推动着北欧设计的实用主义发展。设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北欧人家里用的东西,差不多每一件背后都有设计的匠心。”

 

会发光的蜗牛灯

 

  在赫尔辛基赫赫有名的设计区,人们除了能在里面看到当代艺术家的新鲜创意,还能淘到祖父一辈用的传统设计产品:一个Littala的玻璃器皿,一只Marimekko的帆布袋,一件Luhta的冬季冲锋衣……但凡有名的设计品牌,都是由一个家庭持续经营的,这也使得这些北欧品牌在几十年的经营过程中保持一贯的设计理念。

  近些年来,尽管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不再是主流,但是“做出经得起几代人使用的设计”却始终是北欧设计家们的信条。

  现代的北欧设计思路承袭了这种设计传统。赫尔辛基“创意设计”(CreaDesign)工作坊总裁、工业设计家Hannu Kαhοnen说:“在未来,任何东西都应当是可重复使用的。我们今后的设计,不再是为一代人服务的产品,而是要让几代人都受益。”他牵头设计的几项建设赫尔辛基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包括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布局设计等,都考虑到了经久耐用的因素。

  北欧城市赫尔辛基即将成为2012年“世界设计之都”(World Design Capital),市长尤西·帕尤宁表示:“北欧设计是围绕人类活动展开的,是实用的,简单的,耐用的。”大到在赫尔辛基街头随处可见的智能垃圾收集系统和公车调度方便灵活的巴士总站,小到北欧人厨房里的餐巾图案以及空气净化系统,都是北欧实用设计的产物。

  连接商业:

  设计创造巨大附加值

  类似的“设计工厂”在芬兰阿尔托大学内也有一个。和传统的芬兰国立大学不同的是,阿尔托大学是在政府主导下,由赫尔辛基理工大学(TKK)、芬兰赫尔辛基商学院和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三者合并而成的。政府和企业双重资金赞助,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设计研发的初级阶段。

  芬兰驻沪副总领事溥劳瑞(Lauri Pullola)表示:“商业化是评判北欧设计产品很重要的指标之一。政府重组阿尔托大学,就是希望将艺术设计、科学技术和商业市场结合起来,这代表了北欧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婁永琪认为:“‘设计创造巨大的产品附加值’这一逻辑已经被北欧社会普遍接受了。从资源匮乏到倚靠创新发展,北欧社会认识到了创新设计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北欧设计也随之走在更加简单、实用,又拥有巨大创意附加值的道路上——消费北欧设计,实际上就是消费一种北欧人推崇的生活方式。”

  与商业的紧密联系,强调设计的高附加值,为北欧设计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据悉,同济-阿尔托设计工厂目前已经和诺基亚、通力电梯、永久自行车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未来,企业将有可能在该设计工厂设立办事机构,从工厂里新鲜出炉的设计理念将直接得到企业的筛选和检验。

  在婁永琪和他的芬兰同事的规划中,2010年秋季设计工厂将吸收部分毕业学生签约,引进常驻的设计家和研究者;同时工厂将会入驻6到8个长期合作的企业伙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设计进入商业化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将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点。”婁永琪说。

电话:(020)83396560、(020)83197681 传真: (020)83197681 E-Mail: gdida@163.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9-201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5144号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152创意工场202室  邮编: 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