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文

广东举行产业转移与升级论坛 双转移成经济增长引擎

 2010-11-01 09:54:33  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次浏览

——广东“双转移”见成效 两年转移劳动力128万

  10月29日,“转型力量广东探路”———产业转移与升级论坛在肇庆高新区举行。该论坛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从1978年150多亿元的G D P到现在达到了今年超过4万亿,广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刘晓捷在论坛上表示,如何继续发展,未来30年如何走,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初步的考虑和设想,使广东有了明确的认识。

  刘晓捷表示,广东未来发展的思路是清晰的。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创新发展,积极推动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并将“双转移”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和当前最紧迫的重要工作来抓。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对此评价称,中国经济当下遇到的问题广东实际上更早遇到,“广东双转移的做法值得全国推广。”

 

 

  双转移已成广东经济增长引擎

  “2005年初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时广东率先出台珠三角与欠发达地区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举措为标志,开启了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以珠三角与广东省欠发达地区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园区举措为标志,广东以双转移为转方式促发展的抓手,实际上比十二五规划提出全国未来五年经济转型的战略提早了五年。

  李鲁云表示:“2008年为了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和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省委省政府以400亿的巨资推动珠三角腾笼换鸟和欠发达地区的筑巢引凤,短短2年时间有力推动了全省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中,实施腾笼换鸟策略的珠三角,三大传统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2年前下降了三个多百分点,同时广州、深圳的现代服务业比重都超过了70%以上。

  据悉,目前广东34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已经覆盖到15个欠发达地区,其中有13个是省级示范性转移园区,建成一千多个项目,创造产值达到2000亿、税收100亿元,已经形成了9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带动了粤东西北工业产值占比的快速上升,2年前不到1%,现在占比已经超过了9.4%。2009年,广东共培训农村劳动力82.4万人,转移劳动力128.5万人,其中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容纳60%以上的劳动力。

 

 

  不要拿广东和浙江比县域经济

  如果说广东的双转移工作已经完成了铺摊子、搭平台这么一个阶段,那么进入“十二五”时期,广东的双转移则将进入再推一把的阶段。“广东在十二五期间内要从抓布点、扩规模向促聚集、上档次的转变,完成转型升级的任务。”李鲁云说。

  事实上,相比较江浙等省份和地区,广东省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尤其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江苏、浙江比较不均衡。统计显示,2009年浙江省全省50个县市G D P为15310亿元,占全省G D P的52%,同时对比广东省67个县市G D P只占18%。

  “广东的特色与其他省份不同,不要将广东和浙江比县域,这是无法比的,广东有500个专业镇,要做大广东的镇域经济,而不是做大广东的县域经济,这是两条路径。”广东省委政研室副主任陈子季认为,“广东有很多的经验,应从镇域经济的层面来看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陈子季进一步分析说,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镇域层面,也有企业层面。“有一些企业是靠产业创新来优化来升级。还有通过组织的创新,融入供应链,实现产业升级。还有就是靠管理的创新。还有思想创新,通过改善营销模式,建设企业品牌,实现产业升级。还有就是贸易创新,通过走出去的战略,实现我们的产业升级。”

  “广东的优点是务实,缺点也是务实,到广东各地调研遍地都是经验,但是缺总结。”陈子季表示,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很多的模式,他准备下周到中山、东莞、深圳、惠州等地调研,深入实际地总结。

  省内转移应优先于跨省转移

  “十七届五中全会,实际上提出了两大战略,即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广东提出的双转移与之契合。”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肖金成认为,粤西、粤北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一方面它要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另外一个方面又要对生态保护有很大的重视,主体功能定位要清晰。

  事实上,长期以来各界注意到全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但是忽视了发达地区的内部实际上也存在着城乡之间的差距。如何使东部地区率先实现均衡的发展,整体地由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高级阶段,最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对记者表示:“通过调研,我认为工业的转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发达地区内部的转移,第二步是发达地区向相邻地区转移,第三步才是向西部地区转移。一个服装厂,将生产能力搬到西部去都是会有很多问题的,接单、商务协调,成本很高。”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通过双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在转移地和转出地之间必然产生产业结构变化。“比如将经营总部、开发总部、市场,将制造能力转移出去,是一举数得的办法。”对于转入地来说从第一产业进入第二产业,这是一个优化。“而从珠三角地区来说,从整个广东省地区来说,也都在优化二三产业之间的布局。”

 

  地理论见

  双转移战略下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策略

  “双转移导致珠三角地区三大产业的重新布局,产业同质化的问题也将随着珠三角各个城市的重新定位而得以逐步解决。类似北京,我认为现在的珠三角九个城市其实就是一个大北京的概念,你新的制造中心崛起,哪个产业在哪里布局,这就意味着广州本身的重新定位要研究。”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会后接受南都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按照北京的地理范围,广州今后就是珠三角未来的行政首府、市场中心、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的中心,“珠三角其他城市怎么划分功能,形成一个超级大都市,有必要从产业转移之后的更大范围内来研究我们广东省珠三角内各个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战略。”

  事实上,“十二五”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将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但是大城市的承载是有限的,但将劳动力转移向大城市集聚,这是一个误区。

  “一方面,广东要发展镇域经济,另一方面,发展产业转移园区,将人口聚集的任务,不要放到珠三角,将重任放到我们的中小城市、中心镇以及产业转移园区。使我们的省级产业园区都发展成为生态园区、工业新城、生态新城,还有成为新兴的行政新区。”广东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鲁云认为,通过这样的人口聚集,实现省级产业转移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转移就业、高效益产出,形成一种以工兴园、以城促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最后实现就地城镇化。

电话:(020)83396560、(020)83197681 传真: (020)83197681 E-Mail: gdida@163.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9-201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5144号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152创意工场202室  邮编: 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