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文

数字化工厂让复工速创“全员上岗”

 2020-02-19 17:22:28  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次浏览

       疫情暴发以来,传统制造业受到的冲击显而易见,那有没有可能“独善其身”呢?作为全球最大的火电设备制造商之一的上海发电机厂(简称上发厂)似乎有了应对之策。2月10日企业复工后,借助数字化工厂建设打下的基础,成功实现防疫、复工两不误。

       事实上,数字化工厂建设是上海市经信委近年来力推的一项重要工作。上海电气对此非常重视,选取旗下智能制造占优的上发厂作为试点企业。工厂通过多年努力,于2019年初获颁工信部“首批离散型企业智能化生产示范基地”。至此,上发厂数字化工厂建设在方方面面的支持下全面提速。
 
       要说数字化工厂哪来这么神奇?就拿此次复工首日来说,工厂技术部260名员工实际到岗人数不足三成。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技术部员工绝大部分是年轻的外地员工,鉴于当下隔离观察的需要,一时不能上岗。再加上即便上岗,4、50人的大办公室无法做到不“聚集”。部门负责人在复工前就制订了预案,让居家办公的员工借助于协同设计平台(TC)、SAP PLM系统、档案系统等数字化技术平台,足不出户完成数据查询、三维设计、二维出图、文档新编、设计变更等工作,与在厂内或外地的同事协同办公。通过这种方式,在厂办公的人员少了,大大降低了疫情防控风险,也保证了技术工作进度不受影响。
 
       而传统离散型制造业的特点是手加工、机加工并存,人是保证生产进行的决定性要素。基于汽轮发电机制造行业的特殊性,停工会给企业和上下游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得益于工厂近两年添置的机器人自动叠装系统、线圈端部自动成型机等一大批智能设备,员工群体作业的现状得到彻底改观。


以发电机铁芯压装为例,以往6个人围成一圈的手工作业,如今两套铁芯自动压装机器人系统同时工作,两名操作者只需通过按键启动设备进行叠装,期间做一些暂停检视工作。


线圈制造同样如此,原先的成型、焊接等工序起码要8个人来完成,如今也只需2人,效率还提高了50%以上。

       作人员和工程师即使在同一个车间,也可以实现“不碰面生产”,既保证了疫情期间的病毒防控,也实现了高效的生产运转。
此外,发电机的运维服务也是上发厂的重要业务之一。对于发电行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设备故障是一天也拖不起的。传统的发电机服务需要到设备现场进行诊断、出技术方案、安装和培训等工作。而在疫情期间,前往现场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出差,将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
       这次的长假期间,湖北某电厂就提出派员上门服务。事后,工厂借助于智能化的发电机远程运维平台,技术人员在厂内就监测到的发电机运行情况,给出了修复方案,并对维修人员进行视频培训等工作,用户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工厂通过这种智能化的远程运维服务,既避免了人员被传染的可能,也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据悉,工厂复工前制订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和工作安排正稳步推进,复工一周以来,无论是居家办公人员,还是一线制造员工,基本做到防疫有保障、工作有事干。

电话:(020)83396560、(020)83197681 传真: (020)83197681 E-Mail: gdida@163.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9-201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5144号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152创意工场202室  邮编: 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