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研究意义

  我们所提出的“生活方式形态模型”是将特定分类人群的某种生活本质需求在特定时代所处的特定的时间、环境、条件下的信息研究、分析后整合,系统地、形象化地显现出该特定人群潜在的,但又是具体需求的目标系统,把中国人需求方面的DNA找出来,排成一个生态链。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也是非常必要的。

  1.社会意义

  因为有了“生活方式形态模型”,我们任何企业、任何行业在这个基础上,只要把白己的特质放进去,就可以确定开发定位。这是我们政府、社会应该帮他们整理出来的。中国的企业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的话,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中国现在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开始了反思。社会需求开始多元化,老百姓的要求开始个性化;购买群体的构成发生了关键性转变。不仅有团体购买,还有更多的私人购买,小批量的购买,市场的细分进一步加快。各种需求都有,既有高端的,也有低端的。前几年广东中山有一个卖煤气灶发家致富的个体户,他的煤气灶定价在八九十元钱一个,他所面对的消费者很多都是普通打工仔,这批人并不是常年住在那里,他们也不需要买上千元价位的煤气灶。

  作为企业,不应该忽视低端市场开发,包括家电下乡。低端市场容量很大,中国的农村人口多,而我国企业往往喜欢追求高端,这一块又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设计参数不是技术人员设定的,而是设计人员提出来的,用技术、用造型去满足它。中国有13亿人口,东部与西部发展水平不平衡,大、中、小型城市发展程度不一,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思索怎样保持地方特色、地方文化,而不要千篇一律。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从北部到南部,所有的建筑都贴瓷砖,就像进厕所一样。现在不一样了,到处都是玻璃墙,这说明我们的设计师无能。我们要保持文化多元化,保持地域特色,恰恰需要建筑师、规划师包括设计师实事求是地做事情。

  “生活方式研究”就提供了这个基础,不然设计前期的工作量就会很大,会不合算。政府应在这个基础上做冷静的思考。消费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很复杂,有些是要体现地位,有些是要体现性格,有些是要做一个生产生活的工具。那么这些工具在我们国家都要开始细分了,不能仅靠大批量、机械化。我们既要瞄准全球的市场,也要瞄准我们现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中国每年用掉的手机、电池数量是巨大的,数据线每年用掉的总长度可以绕地球65圈,这是极为可怕的一个数据。目前,我国没有一个机构,没有一个行业与协会,没有人来阻止这件事情。

  产品市场的细分程度需进一步加强,人们的服务性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我们要买房、买车、买家电,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需要的,为满足中国13亿人口的需要,这需要多少个企业来对此进行生产。但实质上,这些消费只是一种炫耀,在中国家庭,90%到95%的洗衣机是闲置的。为什么不可以共享?包括车也是,顺德的车这么多,北京已是车多成灾,并以每天1800辆到2000辆的速度递增,但往往车里面都只有一个人在开。中国一线城市现在堵车已经非常严重,我们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要从观念上逐渐转变、调整,我们也要考虑到非物质的概念。你要的是东西吗?不是,你要的是一种服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现在就得有人去进行思考。把这个道理总结出来以后,可能今后我们市场开发的着重点就不是产品经济,而是往服务型经济转变,这恰恰:新兴产业。这不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产业创新,这里面蕴藏着相当大的商机。所以说研究生活方式的模型具有社会意义,必须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我国是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但却是产生垃圾最多的国家。如果我们能够系统地去认识的话,就能够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2.理论意义

  人们都说设计是以人为本,但现在所有企业都是“以钱为本”,“以人为本”只是一个商业口号。有了这样一个“生活方式形态模型”,用户定位就能很容易到位,每个企业的时间投入就会减少。这是我们为实现设计理想创造一种更合理、更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方式提出了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法。狭义地讲,就是为企业从事产品开发、用户研究、产品计划、设计战略乃至企业品牌建设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广义地说,生活方式形态模型的建立再次验证了“创造源于生活”这个真理,为通向“设计以人为本”这个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不会沉迷于脱离人类理想的纯功利、高技术、商业异化、消费黑洞、时尚奢华的误区,把它们置于“目标”之前。我们要创造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概念,解决中国.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新产品的概念设计和相应的开发机制。

  3.商业意义(用户研究)

  创造中国产品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完善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必须从这个系统中心环节做起,即尽快建立中国产品“需求分类定位”和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形态模型”。如果做到这一点,中国在这方面将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今后30年甚至50年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电话:020-38042106 传真:020-38042106 E-Mail: service@gd-id.com Copyright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新手指南 | 会员积分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200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59053号联合支持: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互动营销支持:深圳牧星策划设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