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文

【百家争鸣】现代工业设计模式在中国古代的一次邂逅

 2012-09-17 08:48:33  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次浏览

----文 仲 甫

犹太人有句话:你要想知道往哪里去,就应该知道从哪里来
历史机遇,似乎远胜过男女间的缘分,擦肩而过,一错过就是2000年的回眸。

20世纪90年代,柳冠中老师从德国回归,带回了整套德国工业设计理论体系,并创立了“生活方式说”、“共生美学观”、“事理学”等理论方法在国内乃至国际设计界都产生了导向性影响,形成了中国自己的工业设计理论体系。
在我们学习从业的过程中,一个不经意的发现,原来,2000多年前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竟然有这样一次灿烂辉煌、与现代工业设计模式有如此惊人的吻合...

军事科技,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兵家看的是军事,政客看的是权势变更,工科人应该去关注其中推动变革的力量。诸子百家中,人们熟悉的有:阴阳家、儒家、法家、道家、纵横家、兵家、墨家等等,都是与政权实力有关的学说。然而,还有属于自然科学的农家、杂家、医家、药家、工家等,基本处于记忆的边缘化地位,现在这些史家还完全忽略了工家的存在。工家在社会中的产生,远早于农家的产生,在太古狩猎、部落战争时代就已经萌芽形成,后被归于九流之列。太古石器、兵器、陶瓷、殷商司母戊大方鼎等青铜文化的创造,都标志着工家独立存在于社会。华夏人文祖先蚩尤,还兼顾了一个“兵器之神”的荣誉。能从事兵器设计创造的,当然超越了农业文明的范畴,显示远古时代,工家已有明确而显赫的社会地位。比如铸剑工艺和技术的巅峰代表人物干将、莫邪、欧冶子等。


现代工业设计,如果从文化上来牵强归类,应该属于工家。但是,现代工业设计,更发展了人文学说,超越了中国古代工家的内涵。2000年来,演示的是政权的重复更替,源于对权力的崇拜,对自然科学的不屑。从历史舞台消失的墨家,曾力推以---兼爱、非攻的学说,改变社会,然而未成功业。墨家短暂的历史表演,不仅有政治上的学说成就,更集工家之大成。【墨家,墨子擅长发明创作,制作器物,在技术造诣上与鲁班不相上下,可以说是工匠、科学家、发明家、设计师的鼻祖。墨子出身平民,其学说也是在平民中传播广泛。中国的设计思想可以追溯到墨子思想,墨子的平民主义、反对剥削、崇尚劳动等等思想都与工业文明、现代社会的精神不谋而合。墨子本人也是一位出色的发明家和设计师。(资料提供清华大学邢冬川)】我们所知道的典故,不仅是墨家战胜了鲁班的攻城之技,而且,因为跟秦国的缘分,不但参与了秦国大量城建、水利、军事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还参与了秦国大量军事科技的研发制造。西安秦始皇陵地下军团的面世,展现了大量的军事科技文化,震惊了史家。其中最吸引史家和军事科学家倾心的,是秦军的轻骑兵,而重中之重的,是秦军的弓弩兵和弩箭兵器。让我们从这一角掀开我们的足迹吧。

从吕不韦的箭头说起:

 

秦始皇兵马俑弓弩兵

商鞅变法前,当时的魏国是军事强国,不仅10万重甲骑兵,更有卓越的弓箭制作技术。市场所见弓箭,以魏国出品为上等品。不仅花样款式种类多多,而且,以射程远、穿透力强而著称。


    史料证明,相比之下当时的秦国一直是个贫穷、野蛮、落后的部落诸侯国,一个养马的部落,因为出兵保护了周天子而获得诸侯地位。然而,秦国又如何战胜了魏国呢?百里奚改变了秦国,但商鞅变法提升了秦国国力。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思想、科技的提升。中原各地出土照片展示了当时各国的箭头样式。可以简略概括为:设计花样款式多,功能还很齐全。但是,日后的历史显示,却不敌秦国新军。
秦始皇出土照片显示了秦国变法后,装备设计的另一种思想:


一:
根据军事科学家的分析,该箭头采用锥形设计,设计原理与现代子弹头设计原理相符。子弹头是靠火药击发、来福线旋转产生加速度、加上弹头的高温等几个合力下击穿目标。如仅从机械力学角度看,该箭头设计优于子弹头设计。设计思想求实不求华。其设计思想,至今令专家赞叹不绝,主要体现有:
1,实心箭头和三菱锥面的设计,加重了箭头穿破空气的投射力、减少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使命中率和投射距离大为提升;且菱形设计,加强了对铠甲的穿透力,杀伤力增强。
2,标准化设计制造:专家测量了近一千枚箭头,发现箭头尺寸误差不超过0.2毫米,重量完全相等。而且,制造部随军出行,在不同地区作战使用制造的箭头都是统一标准。这背后体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思想,对保障出战部队综合平均战力和补给意义重大。
3,所有兵器都刻有3个人的名字:制造者名,管理者名,最后一个, 是历史名相吕不韦。就是说,假如产品有质量问题,2000年后,你依然可以准确找到责任人是吕不韦。  可是,你现在在任何一件产品中,一定无法找到10年前出产产品的责任人或者老板的名字。这中间失落的差距,可能不止2000年。

二,配套设备设计:
有了弹,还得有枪;有了箭头,还得有弓。发射装置的配套设计问题,战术应用等问题,摆上了台面。我们看看,先贤的祖先们,是怎么解决这些课题的:

1,大胆打破传统,不是优选小部分士兵使用,而且制式化列装部队,以此替代传统的弓箭部队。改变一个士兵易,改变一个将军级决策者、尤其是要改变一种即成的传统观念、打破一种思维模式,难上难。这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智慧和卓越见识,要有寻求差异化、优胜化的强烈欲望。【拿破仑,因不肯放弃传统陆战思维、否决采纳发明家制造潜水艇参战的提议,结果失去了海权,致使劲敌英军2次过海登陆交战而兵败(《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记载)。潜舰参战被历史推迟到一战才出现,二战才展示出显赫战力。这是一个思想的插肩而过。传说最令他后悔的“思想”擦肩而过的事是:因为兵败被囚禁于圣赫勒拿岛上时才读到《孙子兵法》的译本,也就有了“CHINA狮子的”说法。哪跟哪呀?!中国不产狮子,只出熊猫,长了副熊样却是食草动物。】
常规弓箭的使用,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还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一旦士兵被战争消耗掉,就要重新训练新兵,意味着短暂失去战力,就意味着战败风险加大。而弩机的广泛应用,使使用者脱离了对这些条件的依赖,即使是妇幼,拿起来就能击毙身强力壮训练有素的对手。什么是战斗力?这就是战斗力。什么是竞争力提升?这就是竞争力提升。满是苦练死磨的武士,那不叫战斗力,因为他们打死了就没了,意味着毁灭性的风险来临。现代的美军,不仅歼击机有女兵,连地面突击队也有女兵。当然不是美国的女子比其他国家女人更彪悍,而是科技思想提供了战力保障。实现这一保障的核心,是设计思想。
而,我们2000多年前的祖先就已经做到了这点。
  
2,弩机本身的设计变革:
如下图,这是早期的弩机。可以看出,弩机身是青铜铸造;而且,望山---既准星,是固定的。经过重新设计的弩机,有两大实用设计创新:一是:望山与扳机采用连体活动设计。当弩弦击发、脱离扣槽时,弹射力不稳定甚至脱空弹出,影响弩箭的发射。经再设计后的望山,随扳机扣动而向前方压出,保证了弩弦脱离扣槽后,只向前方弩箭平行方向发力,保证弦准确弹击箭尾足力发射,大幅提高了弩箭的命中率。其二是:新的弩机设计,除了击发部件使用青铜材料外,弩身改用了木质材料。这不但使弩机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产量大幅提升,而且,生产难度大幅简化。弩身材料随地随时可以获得。提高了弩机的普及率、使用寿命,也是战斗力的提升。
  
【在弩腐烂后留下的痕迹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青铜制作的小机械。这些小小的青铜构件就是弩用来发射的扳机。它的设计非常精巧。一号俑坑已出土铜弩机158件,无郭,素面。出土时有的仍在弩的残臂上,大多数仅见弩机不见弩臂,铜弩机由望山、悬刀、牙、栓塞等部件组成。机件大小基本相同,只有悬刀的形制和大小略有差异。弩机作为安装于弩臂后端的机械装置,有瞄准与发射双重功用。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引文载记录】
综上分析,这不仅是一种设计上的优胜,更是一个思想观念上的优胜。如果从技术工艺水平上评估,秦国还是处于青铜晚期,而南方诸国已经进入了铁器时代。为什么落后文明战胜了先进文明?是技术进步了,思想落后了。


三,产品系列化:
   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功能需求,派生了不同规格的产品:中国兵器史上最大号的弩是秦弩。秦弩的制造就如现代的自动步枪一般精密,它既可以延长射击,又可以精确瞄准。弩箭的发射速度更是弓箭的数倍,威力惊人。一支弩箭的长度达到2米左右,具备冷兵器时代令人恐怖的破杀能力,常见的弩则有“具弩”,分为“二,三,五,六,八,十石六个等级型号的具弩。”“三石弩约射189米,四石弩射252米,以此类推十石弩的射程可达600米以上”。 秦国的重弩机手便是大秦帝国军团的卓越战力代表。

 四,社会后续影响力:
    所有人都知道,秦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奠定了中国的雏形。但是,并不了解,远古时代,在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冲突中,这种制式武器在击溃匈奴军队彪悍的骑兵部队时发挥了主导作用。两千余年前的秦国依靠强大的秦弩而威震四海,它不仅使秦国十年扫六合,河套败匈奴,而且,很多人并不知道,秦军还战胜了来自西方的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团:
【秦庄襄王二年,秦国从被捕获的匈奴人嘴里得知:遥远的西方来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所过之处,片甲不留。这并不能吓倒秦人,反而激起了秦军更加好胜、遇强愈强的天性,
于是秦国西征军出发。。。。
秦庄襄王元年秋,亚历山大的使者来到秦军将领的帐前。使者傲然说道:“我,尊贵的亚历山大的代表,亚里斯多德的学生,加沙的胜利者,萨氏史诗的作者,前来转达亚历山大大人的意旨.你们这些野蛮人,挡住希腊文明的阳光,我命令你马上离开,交出地方和城池,不然就是我们的敌人,在城破之后,不会受到亚历山大的宽恕”。在听完翻译的费力转述后,秦军将领勃然大怒, 将使者斩首。双方随即开始交战。密集的箭雨来自秦军的步兵弩手,车兵弩手与车载弩单次射击的威力,就抵过四个步兵伍.而不同的弩种又形成不同的打击范围,300公尺正好在四石弩的最大射程以内.左翼军一次的箭击,也许就射出5000支箭。而一箙百矢,弩兵们在作战时不需要停下来现地补给,就能连续射击100次。
当密集的箭雨洒入马其顿重骑兵的队伍时,结果是惨烈的。秦弩所射出的三棱六槽铜矢,每个重达100公克,在加速度助威之后,几乎可以贯穿所有铠甲。马其顿重骑兵崩溃了,包括亚历山大在内的幸存骑兵,在第三阵箭雨到达之前就已经掉头逃命,阵型完全溃散。当两军相逼不到150公尺的时候,秦军的两个骑兵屯精确地改变冲锋方向,张开两翼向马奇顿骑兵卷去。马奇顿骑兵完全没得到白刃战的机会,也不可能进行固定方阵的射击,于是这个轻骑兵团在秦国骑兵的骑射下全军覆没,没有人能够生还。----引文载】 

汉朝李陵以区区五千人挡住匈奴十万人的轮番攻击,就依靠了弩。史记里面提到的:宋朝因为失掉了河西马场所以骑兵严重不足,步兵是常备力量,所以他们也大多是用弩来与契丹和西夏骑兵对抗的。凡是排兵布阵的战斗,宋军几乎没有输过,弩依然是军队的常备兵器。宋朝的《武经综要》里就称:弩是对付草原游牧人的最有效武器。
中国的弩是清朝以后没落的,满人自逞勇力极其看不起机械和火器,导致中国军事工业又一次严重的倒退。
甚至鸦片战争中不得不用明朝留下的火炮。
秦弩之后延伸的产品,如下图,比较典型的是传说中诸葛亮设计的可连发的诸葛弩、及宋朝的阵发火药助力的投射武器:

【诸葛弩图示】
    

【阵发火箭图示】
    这是1944年二战中出现的苏联喀秋莎火箭炮。面孔多么熟悉。这种设计思想,我们700多年前就有了(前图)。…老想买人家东西,还买不着好的。看不懂吖。现代装备技术上是有差距,但不是设计上的问题,是思想观念上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好像并不仅是纯军事层面的问题。军事科技是社会综合实力的体现。放眼而望,民营企业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不要以为前面获得了一点经济成就,就“崛起”了!差老鼻子远了。这会让祖先很蒙羞。
古老的兵器,至今仍然发挥着威力。


丢失了自己
我们到底在哪里失落了自己?
秦国的胜势,不仅是国力、军事政治上的胜利,也是设计思想上的胜利。
多精彩的历史典故。
从以上资料和分析,可以解读到古代先贤的设计思想和作业模式,与
现代工业设计的理念和模式,以及追求超越的诉求,几乎一模一样:
战略决策》追求超越的设计规划》深入功能设计》控制成本的设计》标准化生产》规模性配置》产品系列化》夺取战(商)场制胜权
所有这一切,不能简单算作哪个将军的功劳。因为在这同一时期,秦国还完成了多项至今令世界惊叹的宏伟工程,知名的有:长城、始皇陵、通达全国各地的驿道、粮道、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等等,每一个作品都是盖世之作。尤其都江堰和灵渠工程,至今恩泽世人。其中体现的设计思想,深邃、奥秘、经典,即使现在依仗现代化仪器和技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操刀,都很难达到这个高度。你不能用一句无产阶级式说法: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就归纳完了。劳动人民的,那为什么后世就再难得有象秦国这样,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凭一国之力,不但要完成农务、供应战事,而且还规划设计施工,完成了如此众多的宏伟工程呢?秦国当时的人口最多时也就6500万人口,相当于现在广州市的人口规模。
 

这历史大幕的幕后,有这么一个群体,在潜心研究这些意识形态上的问题。在没有本科文凭的古代,士子群落阶层,承担着这社会思考任务。【成语“士可杀不可辱”中的士,是指士子,主要是学者、学派的门人等以知识分子为主、以探讨人生、社会、天机等潜在规律的知识分子群落。{士:是封建社会中最基础的贵族,高级的百姓。欧洲有骑士,日本有武士,而中国的是以知识份子为代表的士族阶级。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诸侯权贵为权利财富扩大化,已不再满足于简单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囤积,而是大量囤积脑力资源,聘请大批士人参与谋划和管理,有部分士从事礼教、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孔子、老子、鬼谷子、墨子、荀子、孙子等等大家的身份起源都是士子身份。这时期各国封君权贵的养士之风盛行。秦汉时期,士的内涵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士,称为士大夫时,可以指军队中的将士,也是在政权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汉代,士人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士人着意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恪守纲常操守。宋以后 ,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  士子群落也没太多世袭血亲关系,以论著学成见长而博众望。齐国稷下是士子发表论点观念的集中地,即百家争鸣主要场所。齐国君曾制法令:“坑害士子者,灭三族。”可见当时当权者对知识分子的尊重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现在来看,这群人,与墨家、工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史料显示:他们中间,用我们现在的职业标准评定,就有2000年前产生的“中国古代工业设计师”群落的存在。
 

2000年前我们民族就已经产生了如此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模式,为什么后来就失落了呢?2000多年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崇尚权力的历史。为追求权力,一朝更替一朝,重复更替。自然科学始终不能进入社会主流,列为九流之列。推崇的是儒家等级思想,读的是资治通鉴,追求的都是权力和人上人的地位。至今书店里《资治通鉴》的重印数量和收藏人群,远远超过《天工开物》的重印数量和收藏人群。即使在明末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式作坊、清末在外来压力下兴起的洋务运动、产业兴国,都始终未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流。
在英国,一场工业革命开始,自然科学就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不仅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世界。中国社会,3000年以来,诸多先进思想,但都与历史擦肩而过。至今,最多的还是通过对权力的追求来达成对财富的获取和支配,产业获取的财富,被权力支配,设计思想服从于产业。这样的轮回,还要延续多久?还要错过多少历史机遇?
自柳冠中老师带动现代工业设计理论体系在中国的建立,张福昌、石振宇、汤重熹、童慧明…一批启蒙教育者,30年的耕耘播种,几代设计师不懈的推广,前进的路上,不乏心酸的汗水和泪水,终于,有了温家宝总理的批示:工业设计决定着未来中国的经济结构。这才有了今天被政府和社会广泛认同。但是,业内人士和企业界人士,是否能真正认识到工业设计的价值呢?能否站在更高的位置更深地看待他呢?把工业设计当作一种低端的外观设计、结构设计、一种廉价的金钱交换的服务...业内外人士能否更客观地看待这个专业呢!?
每当国外大师来到中国讲学交流,无一不迷恋中国古代文化艺术、设计艺术。比如大师克拉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手里还不忘拿着一个春秋时期贵族饮酒的酒尊,深情地吻着它对记者说:“你们难道不知道,中国古代的艺术品在西方是处于极品贵族地位。你们有如此优秀卓越的艺术基因,我相信中国的工业设计一定会强大,一定战胜、超越日本人!我就是来帮助你们的,我就留在中国不走了,我喜欢这里!
”(见优酷视频)
我们热切地期待与国际同行交流,找差距,然而,很多场务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令人不愉快的 “Xenomania”,再加2个字“自卑”。一个国内商务性大型展会出现的设计单位,要求必须是以境外设计师(哪怕是来自落后地区的西亚、非洲人士)的名义参加,且规定比国内设计师单位更优先获得资格。这已经超出了“学习交流”的范畴,连清末“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思想境界都达不到。在西方现代文明面前,我们需要学习。但,我们不是生番;设计文化传承,也不是生番,为什么还要常被当作生番来审视?!
所谓的“思想要进一步解放”,那显然思想还没有解放嘛。
思想,跪下了。思想跪下了,再庞大的体型,也是站不起来的。
 
我们到底在哪里失落了自己、找不着了北...
回头望望,或许能重新确立自己的起点,找到我们要去的方向。
(非职业史家,如史料略有出入,非本文原意。)

            2012-8-23于广东工业设计城盟约工业设计工作室

*【百家争鸣】 栏目是广东工业设计网提供的就工业设计探讨的开放平台。旨在交流对工业设计的认识、理解,从而正本清源,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本栏目会选择有代表的性的观点文章予以发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思想碰撞,精彩无限!广东工业设计网期待您的来稿。 投递邮箱:281067597@qq.com

电话:(020)83396560、(020)83197681 传真: (020)83197681 E-Mail: gdida@163.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9-201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5144号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152创意工场202室  邮编: 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