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文

苏州:工业设计“突围之路”也需突围

 2011-01-04 10:53:47  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次浏览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消费品的功能和外观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就使得工业设计变得更加重要。“苏州制造”要向“苏州创造”转身,工业设计是“突围之路”,但苏州的工业设计产业却不容乐观——

  近日,苏州工业设计协作联盟出炉《苏州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现状》报告,称当人均 GDP超过5000美元后,市民的消费产品将趋个性化,苏州正迈入“个性化时代”,从事产品设计的产业将大有可为。可是受起步较晚,综合因素不成熟等制约,苏州该产业目前面临不少瓶颈——

  攻克瓶颈实现突围

  ——加强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企业

  ——搭建公共平台,保护知识产权,增加人才总量,改善人才结构

  ——加大设计投入,控制设计质量

 

  曾经

  “老三大件”“四大名旦”全国领先

  就在不远的过去,苏州产品曾经很有个性。

  轻工业产品中,类似剪刀、指甲钳、纽扣、锁具、拉链、圆珠笔、干电池、衡器、肥皂等这些属于民生类的产品,有的早在明清时期已经誉满江浙,有的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度畅销海内外,也有的则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大放异彩。这些产品中既有苏州金属制品业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产品——张小全剪刀,又有被称为全省日用小五金的拳头产品——双菱牌指甲钳,还有一度成为国内纽扣业一朵奇葩的嘉美克纽扣。

 

 

  苏州工业设计协作联盟秘书长王一凡介绍,现在看来,这些产品似乎不符合现代工业设计标准,可是在那个时代,他们创造了产品独有的形态、功能和标识,这其实就是现代工业设计最核心的部分。比如改革开放以后,苏州民族工业出现了“老三大件”:飞鹿自行车、苏州牌手表和凤凰牌缝纫机。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州家电“四大名旦”——“长城电扇”、“香雪海电冰箱”、“春花吸尘器”和“孔雀电视机”都很有个性,每个产品的形态在消费者心目中牢牢生根。当时新华社公布的吸尘器消费者评价结果中,春花牌吸尘器获综合评价第一名,超过进口名牌产品。当时苏州的轻工业和为轻工业服务的工业设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出现了一大批从事家用电器设计的技术人员,与上海、天津等国内轻工业发达的城市相比毫不逊色。“近十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提升,苏州一些新的品牌正在崛起。截至2010年7月,苏州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0件,省著名商标399件,苏州知名商标483件,这些品牌在新一轮竞争中都需要工业设计的助力。 ”王一凡说。

 

  如今

  瓶颈一:工业设计企业大多规模较小

  “过去的辉煌,并没有延续很久,伴随苏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外资企业的核心设计理念并没有转移到国内厂商手中,而受低成本竞争的影响,内地企业经常用拷贝复制的方式来仿制国外品牌产品,造成自有品牌的失落,这也直接导致了从事工业设计的企业无事可干,或者就是帮助这些企业做做简单的‘逆向工程’——简单说,便是把别人的产品拿来,‘磕’一个模子,再用这个模子批量铸造产品。 ”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汪道武说。

  作为苏州最早成立的工业设计公司,原点设计经过7年多的发展,目前产值已达90万元。汪道武告诉记者,如果是一个生产性企业,做了7年,产值还在100万元左右徘徊,说明企业产品和市场推广出了问题。可是对从事设计这种“软层面”产业的企业来说,却十分不易。汪道武说,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曾有个测算,工业品的外观每投入一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日本日立公司计算过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收入,工业设计所占的作用占51%,而设备改造的作用只占12%。“工业设计产生高回报率,在苏州还不多见。 ”王一凡介绍,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好的工业设计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用户的接受概率,提高附加值带来更高的商业价值,并且通过带动产品的不断成长,企业也将会得到更高的战略价值。可是这样的情形在苏州不多见,这跟工业设计企业不能有效集聚、做大做强很有关系。《苏州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现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苏州目前从事工业设计的企业有100家左右,绝大多数规模比较小,都是十人上下,公司资产规模也不大,注册资金大都在几十万元,年产值几百万元。 2009年开园的江苏(太仓)LOFT工业设计园集聚了 36家,其他5县市则是零星分布。

  瓶颈二:工业设计人员大多“初出茅庐”

  企业能否做大做强,首要条件是人才,可是苏州从事工业设计的一线人才却相当稀缺,而且资历经验也普遍不够。《报告》显示,在现有的苏州地区工业设计师当中,绝大多数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到企业不到三年的设计师,在企业中工作五年的设计师数量很少,年龄分布上也大都在29岁以下,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领军人物基本没有。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成了工业设计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缺乏设计经验和产品生产工艺,在短期内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公司缺乏有经验设计师的引导,导致年轻的设计师不得不自己学习摸索,因而进一步增强设计能力变得更加困难。

  江苏(太仓)LOFT工业设计园总经理李永波说,苏州的工业设计真正被企业认识也就是近几年的事。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江苏众多制造业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跨国公司压低加工环节的成本,代加工的“辛苦钱”更少了。由此,工业设计再度被当做制造到创造从而实现产品增值的“突围之路”。可是因为起步晚,与一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较成熟的国际大都市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工业设计产业领先地区相比,苏州不仅人才总量偏小,在层次和结构上差距更是十分明显,国际知名的设计师、艺术家等高端人才、数字与艺术的复合人才以及经纪人等商业化运作人才非常缺乏。

  瓶颈三:制造企业投入不足总额的1%

  “如果说服装的设计能带来直接的消费冲动,那么电扇、电视等工业产品设计的作用或许就并不那么凸显。这也是目前,苏州企业并没将工业设计放在战略高度的原因。可是‘好孩子’多年的国际市场开拓经验表明,一个好的设计往往能改变一个产品的命运。 ”好孩子集团董事长宋郑还介绍,自从开始做童车,企业工程师们的精力就转向了车架的设计:一副推车架如何通过调节,变成可以摇晃的摇篮,再一调节,又变成一个大幅度摇摆的秋千;为了方便携带和储藏,车架如何折叠为尽可能小的体积……这些都是工业设计应该包含的核心内容,好孩子集团专门负责造型的工业设计师就有十多人。

  据《报告》,苏州很多制造企业不设工业设计岗位,而是外包给设计公司去做,这就无法有效进行质量控制,特别是产品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的有效衔接,造成设计流于表面化。数据显示,尽管企业研发费用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在工业设计方面的投入却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苏州企业投入工业设计的资金不到企业总投入的1%,和设计产业发达的深圳5%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设计离开资金的投入,就无法实现产品的产业化流程,必定影响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 ”王一凡说,“政府应通过营造利好的设计环境、搭建多元的公共平台、保护设计理念的知识产权等措施,吸引创新人才为苏州创造服务。‘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转身,这是‘十二五’苏州的一道课题,工业设计要为‘个性化’竞争下的苏州树起标杆,就需要完善并整合各方资源。 ”

电话:(020)83396560、(020)83197681 传真: (020)83197681 E-Mail: gdida@163.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9-201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5144号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152创意工场202室  邮编: 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