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文

柳冠中: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结构机制新思考

 2010-11-24 09:27:05  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次浏览

  第五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已于日前落下帷幕。前10名的终评答辩会上,担任评委的中国工业设计界泰斗柳冠中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工业设计产业结构机制思考》的演讲,在当前形势下,阐释“设计”的内涵外延。到场的嘉宾和设计师听完演讲后连连称道,意犹未尽。本网特将当晚的演讲整理成稿,与读者共飨。

 

柳冠中教授在“省长杯”总评答辩会上发表演讲

 

  设计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

  柳教授首先结合本届省长杯的作品情况,从当前的行业现状说起,表明设计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只致力于加工制造环节,仅徘徊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末端。”(下图)

 

 

  “科学发展观”可以更好地阐释设计。“科学”是去发现、解释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侧重于分析、发现——即“陈述”逻辑。而“设计”则是应用那些知识去创造未来。是关于“可以是什么”、“也可以是那样”的知识。侧重于集成、整合、创造——即“祈使”逻辑(预设)。柳教授说:“‘设计’是做‘上帝’未曾做过的‘事’。”

  我们习惯把习俗上或职业上的称谓作为研究或从事设计的“平台”,忽略了对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社会产业链”的搭建。现有的社会“行业”分工和谋生“职业”分类中的“工作对象”,仅是“设计结果”的“纵向”分类,而不是设计的“系统性本质”。政府或社会机构推进工业设计则应将“设计”作为健全“产业流程链”的“纵向和横向谐调中介、综合性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即“生产关系”的调整。

  创造人类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出路不仅在于明新技术、新工具,而在于善用新技术而带来人类视野和能力维度的改变 。从而调整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开发我们的理想,提出新的观念、理论。

 

  当代“设计”的意义

  信息时代、知识经济下的“设计”将重点探索“物品 、过程 、服务”中的“方式创新”——“谋事” , 其研究具有“广泛性”和“纵深性”两个维度上的意义。“设计”将更多以“整合性”、“集成性”的概念加以定义。

  最明显的特征是,“设计不再是‘大师’个人天才的纪念碑或被‘艺术’空洞化所炒作,而更侧重于设计的上下游研究和设计过程、方法的把握;设计不再局限于一种特定的形态载体,而更侧重于整体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结构创新;设计也许会是 ‘信息的结构性’、‘知识的重组性’、‘产业的服务性’、‘社会的公正性’等等……”

  为此,“设计业态”必然会在产业结构、社会职能以及相互关系中做出相应调整和变化。当前经济全球化、技术潜能扩延、需求地域化、消费个性化,然而资源匮乏、污染严重,人类未来的“生存方式”的变革正在酝酿。不仅经济、政治,而且文化都将发生发生观念性的革命。

  这里,柳教授提起了“工业设计”的本质: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的、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

 

  定义工业设计——产业结构创新的机制

  柳教授首先引用了古罗马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一句话,说明当下人们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人们并不被事物所扰乱,而是被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所扰乱。”柳教授解释到,“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者的立场、角度、层次等不同,或着眼的动机、过程、结果、观念、方法、技术、工具、影响等等不同,其结论完全不同。——这也是‘瞎子摸象’的典故告诉我们的道理。”

  由此,柳教授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名育类,举善援能。“人类进步的每一里程碑都是对自然、对自己的认识水平之否定,也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祖先制定的‘名’、‘相’的否定。当‘分类’、‘命名’这个人为的、阶段的观念阻碍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时,人类就会创造新的‘分类’和‘命名’。”

  “设计”始于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的大生产“分工机制”使得人类的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大批量生产之前,横向谐调各工种之间的矛盾,为整合需求、制造、流通、使用各社会环节的利益,这种考虑系统整体利益的理论、方法、程序、技术和产业结构机制的活动——我们统称为“工业设计”。

 

  作为“生产关系”的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的发祥,是基于产业革命的“大生产分工”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结构”,这是个“上层建筑”层次的产物。“BAUHAUS”的诞生是由于“Deutsche Werkbund”的建立,这是设计的社会经济组织的“机制工业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语境下的竞争中,“工业化”就不能是狭隘的“行业”的概念,而应该是开放的、整合各行业的“社会经济结构产业化”的意义。这决定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一开始的工业化进程中,就已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和全球战略中形成了“产业链”的优势,并逐步全面完成了经济产业结构的“工业化”。

  “工业设计”必须融入经济社会结构中各个领域,不能局限于一种“专业”、一种“技巧”,而应是一种协调工业社会“大分工”所造成的行业、企业、工种、专业等隔阂的理念与方法,所以“工业设计”就不能被局限于作为“生产力”。

  “设计”是一种人类生存与大自然共生最早的“智慧”,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社会关系进化”的智慧;“设计”是人类远早于“科学”、“艺术”的一种“需求”与“行为”。“设计”作为“生产关系”,一直在发挥着“催化、引导、调整”人类与自然、人类自身的“社会关系”的巨大作用 。理应成为推动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结构转变的“集成与整合创新”!

  工业设计是人类总体文化对工业文明思想的修正。知识经济时代更赋予工业设计以创新灵魂。工业设计是工业时代一切设计活动的观念、机制、方法、和评价的思路。

 

  设计创新机制的内涵

  制造业企业创新机制的内涵,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本质。柳教授用了下面的链条关系来说明,资源和产品之间产生的关系:

 

 

  制造业企业的基本生存方式在于将所涉及的资源,通过“管理”,产生“价值增殖”。“创新机制”的建立是为了保障这一过程的持续性。

  之后,柳教授从外观、功能、原理和集成整合等层面的创新,说明制造业企业设计创新活动的结构层次。“第四种设计创新活动——集合式服务系统设计 ,更侧重‘政府推动型’设计战略 ——OSM。”

  “设计创新活动”的核心,从外部表现看,是实体产品的创新;从内部原理看,则是“生产性资源管理”——全流程中嵌入“设计评价和优化”的“设计创新机制”,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使企业具备“优化”现有市场与定义“新市场”的“第二核心竞争力”。就要实现“产品增殖结构”的创新。

  “设计创新活动”根本目标,从现象看,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从实质上看,是为了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差异化的生存能力和长期战略的发展能力。而从发展上来看,则是为了迈向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断增强制造的主动性。从全球经济竞争的趋势看,则是必需品经济、用品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再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趋势看,就是生存战略阶段、本土化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和全球化战略阶段了。

 

  设计创新机制

  产品的“服务性价值”趋势需要制造型企业调整相应的产品成本结构,削弱“硬指标”,而增加“服务性”的成本比重。该“服务性成本”的核心在于设法增进产品与用户(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自身定义市场的能力,变“被动应对性制造”为“主动战略性制造”——“设计”。

  所以,设计就需要“建立三向度”,来体现服务性产品体系的优势。这三个向度分别是:快速市场反馈机制——关注“销售额”;高新技术辐射机制——关注“参数”;用户需求研究前提下的“系统优化、集成设计”的机制——关注产品与用户的“关系”,创造“集成性”、“原创性”于一体的“知识产权”。

  由此,引出了设计创新机制的内涵:“设计创新机制”是保障企业设计创新活动的“过程”能够以稳定的“机制”,来完善企业的资源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设计创新机制主要由设计创新的“驱动子机制”、“操作子机制”和“维系子机制”所构成。在企业外部,设计创新机制主要依靠政策和“区域设计产业链”的成熟度加以扶持。

  之后,柳教授还从设计创新的驱动、操作和维系三个机制,介绍了企业设计创新内部机制的层次与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创造“新物种”与“新方式”,“物”是有力的工具,是达到“目的”的保障,技术、造型都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是被选择的;而“目的”则是做“事”。

  这一新观念为工业设计走我国自己的道路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可行的路标,它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革命性的促进作用。它将引导企业“产品结构”乃至“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创建新工业门类和“产业结构创新”,影响人们的健康消费及生活方式的合理转化,并形成新的习俗、文化、道德。

  最后,柳教授呼吁建立国家性(地区政府)“集成式设计产业研究机构”,“中国目前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社会态势和发展正是急需要把‘工业设计’作为中国‘新产业结构创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我国自己的新型工业化产业链、新型工业文化的国策。”

 

 

  所以,“研究型”设计将是未来设计的立足之“本”,否则,设计只是个金钱和权力的附庸,设计应是人类的未来不被毁灭,除科学和艺术之外的“第三种智慧和能力”。

 

  结语

  “我们都知道,理科是发现并解释真理;工科,是解构、建构的技术;文科,是是非与道德的判断;艺术,是品鉴自然、人生、社会的途径。设计是什么?它是整合了上述所有因素,去创造人类更健康更合理的生存方式。一个民族不能仰望星空,只关注脚下,是没有希望的。”柳教授最后用了美学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与当晚的嘉宾和设计师共勉。

 

  (整理/Eva)

电话:(020)83396560、(020)83197681 传真: (020)83197681 E-Mail: gdida@163.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9-201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5144号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152创意工场202室  邮编: 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