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文

让设计创造产品——和硕工业设计公司纪行

 2010-10-22 10:29:56  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次浏览

——台湾设计之旅活动系列报道(四)

  来台湾考察前,就听闻台湾的工业设计分为两大块,北部的是以IT产品为主,南部的则是围绕台湾传统产业。我们在台湾参观的第一家工业设计公司,就是北部IT产品设计的代表公司,出身华硕的和硕设计PEGA D&E。

  和硕设计座落在台北市北投区的和硕联合科技园区内,是台湾少数具规模的设计顾问公司,不仅有极富创意的设计团队,更有经验丰富的工程研发人员,并有自主的模型厂与材质实验室。

  和硕的设计总监萧铭楷先生接待了我们。萧先生于4年前被派到上海成立华硕中国设计中心,目前还经常到上海的和硕设计中心指导工作,因此算是一个对两岸工业设计谙熟的资深设计师了。萧先生首先介绍了和硕的基本情况,以及在这几年开展的活动和取得的一些成绩。

 

 

  和硕脱胎于华硕的工业设计部门,可以追溯到15年前,在消费型电子产品设计方面有超过10年的经验,目前有100多名设计师,其中台北和上海各有50多人,在北京的设计机构也在不久前成立。作为台湾工业设计界的翘楚,和硕自然是获奖无数,例如他们帮华硕设计的一款以竹做外壳材料的笔记本电脑就曾在界内轰动一时,并荣获2009年的IF设计大奖。

 

 

  其实这次已经是我们第二次接触和硕了,在台湾设计师周上,我们就看到了和硕的专门展示区。从原来的华硕到现在的和硕,作为工业设计企业的标杆,他们一直致力于设计人才的培训和支持,像台湾设计师周就是原来的华硕发起到,直到今天,华硕及和硕都会参加每届的设计师周活动,用实际行为支持台湾的设计师们。

  不过真正引起大家兴趣的,还是萧总监对和硕设计业务流程的介绍部分。作为一家颇具规模的设计公司,和硕的设计业务覆盖了方方面面,包括设计咨询、工业设计、互动设计、材质与色彩顾问、品牌定位与产品识别、机电与结构工程以及生产服务,整个业务流程涵盖了产品从市场研究到生产制造几乎整个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由于在3C行业的多年浸润,和硕对设计的理解早已超出了狭义的工业设计本身。在和硕内部,对设计师的要求是比较全面的,设计师要做研究,研究员也要做设计,做材料、做UI的也要懂得做设计。对和硕的设计师来说,掌握的武器越多越好。而在自我的定位上,和硕设计认为,设计机构既要了解设计也了解市场消费者、材料、工艺,但设计机构真正的强项应该是更全面的设计视角。

  在和硕,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原来设计也能创造出产品。在和硕的众多案例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客户拿一项技术给到和硕,但对能变成什么样的产品并不是太清晰,和硕通过对市场和消费者的了解,以及对技术本身的消化,最后帮客户设计出了一系列的基于同一技术的应用,而这些应用产品甚至可能千差万别,分别属于不同的领域。

  和硕优势在于设计服务与机电工程的整合,他们关注客户从市场研究、概念发想、执行设计、材质应用,到制程导入以及量产服务中每个环节的需求,透过设计师与研发工程师的直接沟通,有效解决商品设计开发过程中,随时可能面临的问题,让好的创意能被实现,并抢得市场先机,以提升客户的品牌价值。

 

 

  而对于设计师的主动创造性以及设计灵感,和硕也是极为重视和提倡的。萧总监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当初华硕与和硕分家时,凡是不想再做电脑设计的人,都来了和硕,而一心只想做电脑设计的人,则留在了华硕。这也反应出了台湾产业设计的分化趋势,一部分设计师自己出来做创新设计,另一部分则是停留在产业内部做专项设计。

  对于设计管理问题,萧总监也与大家做了分享。在和硕内部,一个设计项目的负责人不一定是做设计的人,可能是材料方面的人员,也可能是UI设计的工程师,甚至可能是做品牌战略的人,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项目主导人员,是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与萧总监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后,团员们来到了和硕的产品展示区和资料区。在和硕的产品展示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贴在墙壁上的一个台灯状式的纸板和一个留声机形状的纸板,正当大家在纷纷猜测其用途而不得其解之时,和硕的接待人员揭秘了,没错,这就是真正的台灯和留声机,当它们从平面状态展开为立体状态时,台灯和留声机的功能就纷纷实现了,这就是和硕的一组最新概念性设计。也许我们现在看上去的东西还显得粗糙甚至是幼稚,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都将变成颠覆和革命性的产品。

 

 

 

  在资料区里,整整十多个书架的中英文设计书藉和刊物也让考察团中的设计师们心动不已。从资料的年代和数量可以看得出,和硕的设计理念和实力的积淀,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眺望和硕园区外宽广的台北平原,大家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工业设计的未来,就象眼前广袤的平原一样,让人充满了暇想。

 

 

 

  考察团员观点

  尹晓丽(潜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副总经理):

  这趟台湾之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台湾设计公司的运营模式:有机地将设计与营销相结合。而国内主要还是以委托方式为主,把设计商业化了。台湾设计企业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设计流程更完善,考虑更周到,不会与营销脱节。如果能够像台湾的设计公司一样,大陆设计公司的竞争力就会加强。

  整体来看,台湾的设计以精品为主,以小产品为主。目前国内企业的设计力还是不弱的,像医疗器械、大型设备方面都有我们自己的优势。大陆的设计企业缺少的是推广的意思和执行,不知道怎么去推广和包装自己。

  (文、图/Tony)

 

  “一脉相传,设计两岸”台湾设计之旅系列报道链接

  ●“一脉相传,设计两岸”台湾设计之旅活动成功举行

  ●用“心”设计——2010台湾设计师周印象记

  ●设计产业的交通枢纽——台湾创意设计中心访问记

 

(本文属广东工业设计网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

 

电话:(020)83396560、(020)83197681 传真: (020)83197681 E-Mail: gdida@163.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9-201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5144号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152创意工场202室  邮编: 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