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文

广东工业设计面临“生死时速”

 2010-06-22 10:43:06  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次浏览

  ——在各地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拼抢“生死时速”的关键时刻,广东的工业设计产业也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佛山顺德调研,特意提出要看工业设计企业,当时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只“青鸟”(只有十来人的青鸟工业设计公司)。原定十来分钟的行程,汪洋书记停留了半个多小时。

  一年多过去了,“青鸟”已经入驻位于顺德北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如今的工业设计产业从几只小鸟成长为一群展翅翱翔的雁群,“可怕的顺德人”再次显示了其在破解发展难题方面的魄力。

  但同时记者也发现,来自北京、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竞争越来越大,几十亿元的投入比比皆是。在各地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抢夺“生死时速”的关键时刻,广东的工业设计产业也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

  京沪浙苏虎视眈眈

  一夜之间,工业设计成了各地争抢的香饽饽。

  “每天都有很多批其他省市的领导过来调研。”广东工业设计城负责人说。运营一年多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已经接待了国内外、国家级、省级嘉宾及领导60多批次,共计600多人。他们中有一些在参观之余表达了对工业设计资源的浓厚兴趣和需求。

 

 

  最直接的就是投入大量的资金。4月21日,全国工业设计园区专题研讨会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召开。与会的浙江宁波园区代表说,宁波市政府于2009年投资34亿元发展工业设计,预计2011年下半年建成,目前正在积极引进工业设计资源。

  江苏无锡园区代表表示,无锡工业设计园自2003年共投资32亿元,大力推动发展工业设计;来自浙江绍兴园区的代表说,绍兴市政府已经建成工业设计园区的硬件配套设施,而且拿出6亿元的政策扶持资金,鼓励和寻求工业设计资源与本地产业对接。

  相比其他地方的一掷千金,广东工业设计城的投入略显单薄。作为广东工业设计城的核心启动区域、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是在原有兔毛纺织厂的旧厂房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改造面积达3万平方米,前期总投资仅有5000万元。

  这是第一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在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为顺德庞大的制造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目前已入驻来自北京、深圳、香港、广州、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等地近50多家工业设计公司及设计大师,入园设计师超过500人。

  顺德30年改革开放形成的雄厚而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基础,近40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为工业设计与制造业的市场化亲密接触,提供了得天独厚、不可或缺的市场对接与产业支撑优势。

  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测算,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因为看到工业设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地位,某些地方政府甚至希望工业设计城能“整体复制”。

  广东工业设计城有关人士坦言,纵观全国,这次竞争来速快、规模大,江苏、浙江、福建、重庆、上海等地区都在发力,吸引广东优秀设计资源前往落户。

  后危机时代“生死时速”

  各地纷纷攘攘,拼抢的就是工业设计的“生死时速”。

  “金融危机之后,工业开始复苏,如果这个时候工业设计不能复苏,将错过最好的时机。”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A-ONE设计工作室总设计师石振宇说。

  石振宇认为,中国制造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产品基础研究,只赚今天的钱,使产业竞争变成了价格战。而大力压低生产成本,粗放型生产,这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工业设计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这才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道路。

  作为业内权威,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朱焘的观点与此相映照。朱焘认为,当前是发展工业设计的好时机,作为抵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要将产品和产业结构进行升级、优化,最基本的出路就是创新,创新中最重要的是产品设计创新。工业发展史和工业设计发展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工业设计和金融相融合,往往会爆发强大的力量。而顺德走上工业设计发展之路是最佳的选择,也是最佳的地点。

  就算是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9年,工业设计还是显示出其巨大的能量。“美的空调给我们投入10万元研发费用,我们为他们设计的一款空调机当年就卖了30万台。工业设计的附加值由此可见一斑!”青鸟设计执行总监陈刚昭说。

  参与广东工业设计城运营管理的相关负责人勇敢地迎接了挑战。这几年,他们不停地奔跑在国内外工业设计集中的区域,如德国、日本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并与世界许多知名工业设计机构、企业、院校保持联系。

  大量的一手资料告诉运营者们,建立广东工业设计城,一定要用拼命的精神,只争朝夕。要利用金融危机环境下全世界工业设计再次洗牌的机会,迅速聚集资源。

  “现在一些省市已经采取非常规的手段抢占工业设计资源,不惜花巨资筑巢引凤。而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珠三角的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设计人才从各地,包括从香港涌来,工业设计企业也集聚生长,但如何让企业进得来、人才留得住?”广东工业设计城负责人在思考。

  记者调研发现,广东的工业设计有两大优势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一个是改革开放30年积聚的香港工业设计人才散落在珠三角各地。广东经济转型升级之后,这些人留了下来。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很多地方认为工业设计很简单,就是网罗相关企业,产生集聚效应。其实,一个产业的打造每个环节都很实在。工业设计要依托制造业实体,还要依托数据库的建立,设计模板、高校研发的支持。

  如今,广东工业设计城聚集了国内外高端的工业设计资源。像日本、中国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等一批不可多得的高端工业设计资源,包括中国最大的设计公司嘉兰图设计公司、中国旅游设计院等,这也为园区抢夺先机提供了支撑。

  正是因为看好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商机,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知名工业设计机构纷纷赶来广东工业设计城寻找合作商机。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企业也提出入园要求。

  然而,面对其他许多地方求之不得的大好局面,广东工业设计城却因体制、政策、现实困境等原因显得举步维艰。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腾飞前的助跑

  “广东工业设计城运营管理的相关负责人已经哭了好几次,我也差不多要哭了!资金杯水车薪,土地难以扩展。”北镇领导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等在门口要求入园的工业设计企业很多,一旦承接不下来,就前功尽弃。

  “项目应该成为省里的项目,没有这么大的头,戴不了这么大的帽;而土地的扩展需要腾出一些厂房,征用一些土地,没有相关政策与措施,我们举步维艰。”上述领导表示,如今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就像起跑道上的飞机,到了加速起飞的关键时刻,欠缺的就是最后的动力支持。

  园区狭窄的土地面积已经无法容纳国内外设计企业入园需求。广东工业设计城运营管理的相关负责人手上拿着长长的一串名单,有4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等待入园。

  据了解,广东工业设计城的启动区——顺德工业设计园,改造面积3万平方米。项目启动以来,企业入驻踊跃,但办公用地严重匮乏。按照目前欲进驻企业数量及企业需求等现状,急需扩大两三倍的面积,方能解决欲入驻企业进驻的需求。

  资金方面也是捉襟见肘。整个工业设计城的投资总额预计几十亿元,分年分批次也要投入几个亿,压力很大。

  广东工业设计城大力推进的,还有一个学校。目前城区工业设计人才供需严重失衡、高端设计人才严重紧缺,相关部门想在广东工业设计城开办工业设计研究生院,但在现有教育体制下也是困难重重。

  清华大学副教授石振宇认为,工业设计是一门实验科学,需要产学研共同发展,在学校里很难培养出人才,只有依靠广东工业设计城这样的机构。现在他的博士生就已跟他一起入驻园区。

  令人欣慰的是,这一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据悉,目前已经有一名教育界资深人士多次深入园区考察,并同意出任工业设计研究生院院长。而顺德区政府也正抓紧时间为广东工业设计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煎熬还在继续,但谁又能断定,这不是广东工业设计腾飞前的最后一次助跑呢?

 

  采访札记

  工业设计让中国制造焕发第二春

  中国可以供应世界大部分的手机,甚至可以“山寨”,但中国有苹果、黑莓、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吗?

  一个“苹果”打遍天下无敌手。苹果为什么成功?它从来特立独行,用自己的设计与创新引领消费习惯,从iMac、iPod到iPhone无不如此。金融危机最难熬的2009年,是属于苹果的,它迷人的外表令人倾倒,多少人在它的门口排队等候。5月26日,苹果市值20年来首次超越微软,位居美国第二,只屈居埃克森之下。

  一切源于苹果有一颗“柔软”的心,但谁又注意到它坚硬的外表是中国深圳代工之王富士康?据报道,在苹果iPhone暴利200%的时候,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代工厂毛利仅2%到4%。

  4月3日,ipad诞生,成为苹果又一台超级赚钱机器。而对于远在中国的工人,他们拿的是接近最低工资的薪酬,消耗着他们最青春的时光。

  当苹果超强工业设计等“软实力”与富士康代工王的“硬实力”碰撞时,我们看到利润率的严重差距。在全球产业链条上,中国消耗大量能源、劳动力,获得的却是微薄的收益。

  经济学家郎咸平的“6+1”理论认为,美国把价值最低的制造业一端(即“1”)放在了中国。价值最低的制造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手里。“6”是“软”的生产环节,“1”是“硬”的生产环节。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的定位下,中国就沦落在了价值的最低端。

  产业的转型升级何其紧迫。工业设计是产业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它以1美元的投入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对于那些在人民币升值的泥潭里苦苦挣扎的制造企业来说,要脱离被市场淘汰的险境,只有给自己的产品注入新的元素,超越简单的加工阶段。

  而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如果我们还停留在“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初级阶段;还停留在进口铁矿石炼钢造家电,低价卖到东南亚的微利时代,我们的制造业则没有未来。

  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制造正在努力探索转型升级的路径。在中国制造业重镇顺德北,广东工业设计城粗具规模。虽然一些入园企业运营还不尽如人意,运营中还存在很多困难,但这正是新兴产业刚进入市场会出现的阵痛。我们同样欣喜地看到,在广东工业设计城的门口,准备入园的企业已经排起了长龙,城内工业设计企业不仅为美的、东菱、格兰仕等知名品牌企业服务,同时也在为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努力。

  工业设计将让中国制造焕发“第二春”。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台湾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关键时刻,工业设计与电子产业的完美结合缔造了从台湾制造到台湾创造的神话。香港也是如此,工业向内地转移之后,创意产业已经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之一,工业设计的人才正涌入世界制造业基地珠三角。依靠顺德4000亿工业基础,拥有工业设计的点睛之笔,传统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探索一条低碳、绿色、高附加值的道路。

  广东的工业设计产业需要的只是政府提供多一点公共资源,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比如一个工业设计学校、一个产业发展规划、更多的关注与支持等。在工业设计还没有“长大成人”的时候,希望政府能够扶上一把,再送上一程。

电话:(020)83396560、(020)83197681 传真: (020)83197681 E-Mail: gdida@163.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9-201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5144号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152创意工场202室  邮编: 5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