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正文

制造大省的“美学转型”:粤港设计创新走廊显形

 2010-05-10 12:42:30  来源: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  次浏览

  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要抓手,工业设计近年来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乃至国家各部委的高度重视。事实上,广东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一直就走在全国前列,而依循珠三角东西两翼差异化的经济发展轨迹,广东省工业设计产业集群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发展模式。

  从产业布局看,珠江西岸工业设计产业重镇为佛山的顺德、中山的小榄等(以传统制造业消费电子电器、灯具、家具、模具、五金,汽车配件等为服务对象);而珠江东岸制造业则拥有非常强的外向型特征,设计企业主要为出口制造企业服务,或者直接服务于国际知名品牌。在深圳的引领下,辐射东莞以时尚设计、IT产品、医疗器械、玩具礼品、机械、新兴产业产品等为主线的创新工业设计集群基地。从大珠三角的层面看,香港以它的历史和经济发展,在创新设计方面有着独特地位。据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陈文鸿博士指出,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专才的集中度为全球第三,亚洲第一,仅排在纽约伦敦之后,超过东京。但长期以来,由于两地制度和文化差异,香港对内地的辐射仅限于低端制造业和地产,而香港的高端服务业如金融、法律、设计业等专才,主要服务于国际市场。

  正是由于广东省工业设计存在长期各自发展的格局,粤港创新设计交流一直停留在表面的层次上,这既揭示了粤港经济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难点所在,也同时展现了粤港资源的高度互补性以及合作的巨大空间。因此,开展构建和促进珠三角区域内以及和香港设计机构、设计师相互交流、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更显得尤其急迫。

  为了落实珠三角发展纲要,推动粤港创新走廊的建设,同时配合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的宣传组织工作,更快提升粤港创新设计能力、管理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由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顺德工业设计协会策划和主办,得到中国工业设计创新产业联盟、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深圳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支持的“粤港蓝色创新设计之旅”活动,于4月25-27日顺利举办。活动吸引了来自顺德、广州、深圳的设计机构和企业研发设计中心的数十家企业以及广东工业设计网的主要负责人、设计师40多人参加。南都区域经济研究院负责人也全程随团调研。

  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差异化发展方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活动期间代表团访问了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香港设计中心、飞利浦香港设计中心、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麦锡工业产品策划有限公司以及创维集团创新设计中心。三天行程基本覆盖珠江东岸以及香港的设计强企和最具活力的设计平台,通过密集参观、调研,以珠江西岸设计企业为主体的代表团成员均表示大有收获。珠江东、西岸工业设计龙头企业以及高校资源的互动亦初见成效。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是活动第一站,院长杨向东教授表示,设计院虽然现在是以企业的形式在运营,但其最终发展目标就是一个能够整合多方资源进行自主创新设计的公共平台。因此,设计院现正通过多方渠道去引进包括院校教师在内的设计研究成果,以及通过召集日本、台湾、以色列等国内外的设计和工艺、材料方面的专家开展合作。以期能在这个统一的平台下,孵化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成果。

 

东莞华南工业设计院院长杨向东向访问团介绍创意墙

  杨教授还指出,由于东莞几乎有40%的产业是属于机械装备行业,因此设计院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机械装备的设计需求而产生经验,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他希望来自“家电、家具之都”的顺德设计企业亦能够专注于当地的产业而形成自己擅长能力,对于非核心的设计业务则可在行业内进行外包或者相互之间的合作来完成。

  杨教授还分享了设计院发展客户的一些方法和体会。譬如建立产业联盟,通过在上下游的产业链中选择有一定价值和品牌声誉度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不仅有利于处于粗放阶段的设计行业建立自己地位,还可取得现有和潜在客户的信任和认同。

  香港理工大学:为学生提供实践设备

  在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高级工程师黄仲明为来访团介绍了他们的产品开发流程,强调设计师必须熟悉产品设计后的工程和快速制造技术,用最好和最快的物理样机给客户去体验决策,从而取得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机会。他还引领大家参观了学校的工场。工场的机器都是世界最为先进的产品,在性能和效率方面首屈一指,这让来自顺德的企业和设计公司的人员大开眼界。据他们表示,这些机器由于成本高昂,国内都比较少,以前一直没有听说和接触过。有企业设计师表示,一个合格的工业设计园区应将重点放在满足设计企业的需要,而不是盲目扩张规模,例如一些将3D设计图纸迅速转变为样板实物的机械,是中小设计企业都非常需要的。

  在访问香港设计中心期间,有关人员积极邀请代表团成员能深入参加2010年的香港设计营商周,借此平台与香港乃至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对香港政府大手笔投资设计产业,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和在世界的竞争能力,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

  创维电器:建立设计能力指标体系

  创维是国内大型制造业很少几个在内部组织结构中成立创新设计中心并作为核心部门的企业之一。2008年开发了“全球首台RM格式液晶电视———酷开TV”,奠定了其在中国电视领域创新设计领先的行业地位;两年来电视机的产量一跃为全国第一,远远领先于同行,实践和体现了创新设计在创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全过程中的巨大潜力。

  2009年度,创维已获得包括iF、iFChina、红星奖、中国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奖、2009年度最成功设计大赛等七大国际及国家级设计大奖,创维创新设计中心负责人向访问者介绍了在态度/价值观、设计技能、商业意识等方面衡量设计管理者和设计师能力指标体系,给代表团中来自顺德的格兰仕、美的、万和、东菱等知名制造企业的代表带来启发。

  嘉兰图:前期调研重要性超50%

  作为亚洲和中国最好的设计公司之一,嘉兰图深圳总部近4000平方米的办公室几乎让考察团的成员迷路。作为一家知识密集型的专业设计机构,嘉兰图积累出了一套符合现状的知识管理,以“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为主轴的内部管理体系,通过IT系统的贯穿进行固化和执行。此外,公司还设立研究发展部,专注于新材料、新工艺、新的产品系统架构以及色彩应用等研究。嘉兰图认为,前期的调研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超过50%。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策略及系统级的产品定义和规划,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基础性工作保证。嘉兰图为中国第一个引入ISO 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工业设计企业。

  在交流中,格兰仕创新设计中心的车主任提出,国内外手机市场早几年就已经有厂商在倡导做老人手机,为什么嘉兰图前两年才做,并且做得那么好?嘉兰图的副总裁王永才表示,其实嘉兰图早于2005年之前就提出要做老人手机了,但一番调研之后发现“条件没有具备”。直至2008年,才利用工业设计的平台优势,重新挖掘了老人手机的细分市场,整合上下游资源自主设计制造出来的老人手机一举出击在全球销售了近百万台。在世界和国内手机巨头企业引起震动并一举拿下2009年IF至尊金奖。

 

  地理论见

  从“制造大省”到“创造大省”:设计创新是转型关键

  (文:冼然,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理事长)

  全球金融危机将中国的制造业逼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关口。广东作为我国制造业大省,面临的考验尤为明显。我们的创新能力不强,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使得制造业在不断的恶性竞争中同质化,靠着外来关键技术和装备苦苦支撑。

  “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创造”,科技创新和设计创新是关键

  中国工业设计创始人柳冠中说过,“技术创新是一方面,而应用这些技术创新则是更为重要的一面,叫做‘创造性应用’。如果说技术是‘蒲公英’,那么设计师就是将技术带到各个角落的‘风’。”日韩并没有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但他们的产品在中国以及国际上卖得都非常好,这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启发。日韩都是把产业升级、企业转型的重点———工业设计———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来抓,索尼、松下、三星、LG有自己的科技创新,但最终却是通过设计创新把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包装起来,赢得品牌与利润。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题中要义。

  有利于设立完善的工业配套产业和机制,推进工业设计成果迅速转换为生产力

  在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工业设计和工业配套脱节。一方面工业设计成果由于不能迅速转化为现实产品,使工业设计发展失去了后劲,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由于工业设计能力薄弱甚至没有设计能力只能通过O EM赚取微薄的利润。因此,如何把工业设计产业融入到工业制造企业中去,实现无缝的集成是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只有将工业设计成果迅速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产品,才能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的持续发展。

  有利于提升现代服务业质量、更好地发挥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广东省、广州市政府连续三年将创意产业列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的六大领域之一,提出鼓励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咨询和时尚消费等创意业态,重点支持品牌、特色创意项目,支持为创意产业集聚区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及配套服务建设项目。工业设计既是制造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环节之一,也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有利于提升广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水平,改变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结构,加快广州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同时,也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美化城市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电话:(020)83396560、(020)83197681 传真: (020)83197681 E-Mail: gdida@163.com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2009-2019 广东工业设计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35144号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52号152创意工场202室  邮编: 510030